约7000字。
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2007、06、01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36分)
一、 语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应验ying 湛湛青天zhan 前合后偃yan 刽子手 gui
B、规矩ju 打量liang 徴筵席yan 諗谂知shen
C、果脯fu 脚镣liao 岿然不动kui 凝噎ye 罗绮qi
D、纶巾guan 针砭bian 薄暮bao 堪脍kuai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烦躁 甜言蜜语 莫衷一是 B、 惶 迄今 狼藉
C 纽扣 繁文缛节 阴谋诡计 D、合谐 仓皇 山清水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用微笑来----------她对他的爱慕之情。
(2) 鲁迅在找到马克思主义以前,在前进道路上也时常苦闷-----------。
(3) 中英两国就在这个前提下进行谈判,---------解决香港问题。
A、表白 彷徨 商讨 B 表达 徘徊 商量
C、表白 徘徊 商量 D、表达 彷徨 商讨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周朴园竟没料到三十年后的侍萍会出现在他的周公馆里。
B、 白马将军的确救下莺莺,使崔相国一家终于破镜重圆。
C、 总结会上,大家高谈阔论,各抒己见,气氛热闹极了。
D、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5、下列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元代的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B、 剧本的特征是具有明显的舞台性和尖锐的矛盾冲突,靠人物语言表现生活。
C、 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可归诸婉约范畴。
D、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班固的<<汉书>>则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诚信缺失不仅败坏了学校的校风,妨碍正常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的形成,而且也扭曲了一部分学生,诱发了道德上的堕落或变质。
B、 <<林海雪原>>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共产党员少剑波、杨子荣等人的英雄事迹。
C、 积极扩大农民就业,继续改善外出务工环境,加快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力度,是目前促进农村工作的重要措施。
D、 党内、政府上下级、平级之间称呼的变化,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下表现的是社会权利意识的变迁。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语言的传播
北欧经中东直至南亚,众多不同民族所用的语言有着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因而被统称为印欧语言。看来它们都起源于同一种古代的母语。那么这种母语是如何传播开来的呢?一种传统的看法可以称为征服论,认为是古代某一个好战的部落(一般认为他们居住在现在的乌克兰地区),不断向四邻扩张,同时把自己的语言强加给被征服的部族。近年来,这种观点受到许多学者的怀疑。他们认为语言的传播同农业技术的传播密切相关,而古代农业技术的传播不是通过信息交流,而是由于农民自身的移居。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需要更多的土地,于是古代农民就向周邻移民,寻找耕地,并把自己的语言带到新移居区。
考古资料表明,大约距今一万多年前,农业生产开始在土耳其南部、以色列等地区发展起来,经由巴尔干半岛逐渐有东向西,由南向北,至距今大约五千年前传到了北欧和英国等地区。但考古资料并没有表明它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播的。有两种困难的方式,其一就是所谓文化扩张,是指古代农民规劝从事狩猎和采集的邻人说:“你们不用为寻找猎物和浆果到处奔波了,只消把种粒撒到地里,就会得到足够的事物。”如果农业技术是这样传播的就不会留下多少痕迹。另一种传播方式是上面所说的移民。如果当初确实发生过一次持续几千年上午与农业传播同步的移民潮,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找到其中的一些蛛丝马迹。
美国进化生物学家罗伯特·索克尔教授试图解开这个疑点。从土耳其南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