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00字。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语文教学资料——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二课时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教学目标】掌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这一知识点的应试策略
【教学过程】
一、明确“重要句子”范围
1.从形式上说,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单句和复句)。
(1)要分析单句内部的成分及其意义内涵。
(2)还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提取意义内涵。如2005年江西卷第8题: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地球磁场原本是条形的。B.磁层中有固定的区域,其形状是扁而不对称的。
C.没有太阳风的影响,地球磁场是不会变化的。D.地球磁层的形成需要具备强大的太阳风和地球磁场两个因素。
(画线句子为:强大的太阳风能够破坏原来条形磁铁式的磁场,将它压扁而不对称,形成一个固定的区域——磁层。)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句子之间关系和内涵以及信息筛选能力。对画线句子的理解,关键是看其在文中起何作用。就是说要比照该句和前后其它各句的关系。这样一看,画线部分的句子是对上面的句子“强劲的太阳风吹向地球的时候,最明显的是引起地球磁场的变化”的进一步的诠释,前后之间是顺承关系,即“太阳风引起地球磁场变化的”具体结果就是——“强大的太阳风能够破坏原来条形磁铁式的磁场,将它压得扁而不对称,形成一个固定的区域——磁层”,整个画线句子表现了这样的关系和内涵:强大的太阳风破坏了地球磁场并使其变形,因此形成了地球磁层。可见,这个句子透露出的信息就是:“太阳风”破坏“磁场”形成“磁层”。强大的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的变化是地球磁层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只有其中一个必要条件,未必会有地球磁层的形成,但是有了地球磁层的形成这个结果,一定会有强大的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的变化这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这样一比较:正确答案则只能是D。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应该说A、B、C都说到了其中的一部分意思。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前三个选项的问题,从而选出正确答案。但是答案有瑕疵,若拟为“地球磁层的形成需要具备强大的太阳风和地球磁场变化两个因素”就更加严密了。
2.从内容上说,内涵丰富的句子,如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文章的中心很多时候是通过文中的语句来表达的,这些重要的语句被称为关键句。阅读文章,要注意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荷塘月色》的中心句是文章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还要注意抓住体现文旨、不可或缺的关键句。
3.从位置上说,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
首先要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文中重要句子,一般有其位置或特点:揭示段意的重要语句,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尤其是在社科论说文中,要抓住带有结论性或概括性强的句子,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要抓住文章挈领性、过渡性的、总括性的语句以及可以区分段内层次的句子。
4.从表达上说,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或内涵较为丰富的重要句子等。
如1999年全国卷选文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问: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答:
要能准确解答这道题,必须结合本段上下文的语境分析才能回答,上文中的“集体的创作”“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万刀齐发,……那便处处是伤痕”等语言信息十分重要。下文谈的是有关创造人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