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小题,约4680字。
班级
姓名
学号
 初三年级语文学科大练习(三)——基础部分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求之不得,□□□□。(《诗经·关雎》)
2.马作的卢飞快,□□□□□□□。(杜甫《望岳》)
3.好友分别,未免心中惆怅,依依不舍。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就流露了自己的这一情感:
□□□□□□□,□□□□□□□。
4.苏轼是一位旷达超脱的文人,在苦闷惆怅之时,仍能保持一种达观的心态,并尽力开解自己的心结。这在他的《水调歌头》一词中有很好的体现,这两句是:
□□□□□□,□□□□□□。
5.春天的到来总是让人在不经意间错过,但敏感的诗人们却往往会抓住这一时间的典型特征在笔下形成优美的文字。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便显出了诗人对春色初临时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两句是:
□□□□□□□,□□□□□□□。
6.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保持一种诚实的态度是很重要的,这样才会更好地衡量自己的学习程度。《论语》中体现此观点的句子是:
□□□□□,□□□□□。
7.古代文人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时,往往会以物自比。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就在他的《爱莲说》中以莲自比,用“□□□□□□,□□□□□□”这样的句子抒发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8.自然景物往往会给文人们带来抒发情怀的契机,“雪”便是其中之一。请写出古诗词中含“雪”的连续两句,并写出诗题或作者。
诗句:                                 
诗题或作者: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马说》,回答问题。(10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本文作者     ,    代文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  (2)策之不以其道(    )
(3)食之不能尽其材(    )   (4)执策而临之(    )
11.作者认为人才是如何被埋没的?对此,作者有怎样的情感体现?(2分)
12.请根据你所喜欢的段落,针对内容或形式做批注。(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