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00字。
2006年十大语文差错 
渭南市下吉中学语文教研组  王满仓整理
  一、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如:“就象树一样挺立着。”“象”应为“像”。“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二、干支纪年的常见错误是:丙戍年。如:“千姿百态的狗,成了丙戍年贺卡的主角。”“丙戍”应为“丙戌”。戌,音xū,地支的第十一位,对应的属相为狗。戍,音shù,义为防守,和地支无关。
  三、社会热词的常见错误是:神州六号。如:“神州六号是中华腾飞的象征。”中国宇航员乘坐的飞船取名为“神舟”而不是“神州”。“神州”是中国的代称。
  四、出版物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即/既。如:“即来之,则安之。”“即来之”应为“既来之”。“即”,音jí,有未然义;既,音jì,有已然义。两字音近而义殊。
  五、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如:“美容美發中心”。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發”,音fā ,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六、常用文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启示/启事。如:“招聘启示”“征稿启示”。“启示”应为“启事”。“启事”义为公开说明某事,是一种公告性的文体;“启示”义为启发提示,和文体无关。
  七、商品名称中常见的错误是:哈蜜瓜。如:“哈蜜瓜是甜瓜的一个变种。”“哈蜜”应为“哈密”。哈密瓜因新疆地名哈密而得名。
  八、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是:信封上误用括号。如:“王伟(先生)收”“王伟先生(收)”。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信封上的称谓和“收”字并非注释。
  九、容易张冠李戴的引文是:“食色,性也。”如:“孔子说‘食色,性也’,至今仍被奉为至理。”“它使我们想到了孟子的名言:‘食色,性也。’”“食色,性也”一语出自《孟子·告子上》,它既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而是另一位思想家告子说的。
  十、文史知识常见的错误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如:“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是野蛮人的行径。”圆明园是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肆意践踏中国主权,其时圆明园已是废园。
2006年语文十大差错解说
一、该用“像”时莫用“象”
  象、像不分的问题由来已久。《新闻出版报》为此曾刊出长篇文章,标题便是“哪个更像哪个是”。最近几年,在纸质媒体上这个问题似有所好转,但电视荧屏用字“涛声依旧”。2006年的监测情况表明,几乎没有一家电视台能过这道关。
  “像”曾是“象”的繁体字,但自1986年10月《简化字总表》重新公布以后,“像”字已经恢复使用。象、像二字该如何区分呢?关键是要掌握“像”字的用法,该用“像”时莫用“象”。
  从用字实践来看,“像”字有四种用途:
  一是用作名词,指比照某个对象形成的形象。其中又可分为两种情况:或是艺术创造,如画像、雕像、塑像、绣像;或是物理生成,如光线反射、折射形成的虚像、实像。两者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以对象的存在为前提的。
  二是用作动词,指人或物之间具有相似点。它的动词特征是:可以带宾语。如:“金鱼像开在水中的鲜花”,“就像点燃的爆竹似的跳了起来”。也可以像形容词一样,用程度副词来修饰,如:“非常像”“十分像”。
  三也是用作动词,有比如、如同的意思。这种用法主要用于举例。如:“我订了一个旅游计划,像北京、西安、昆明、青岛……,都在我的计划之内。”
四是用作副词,可以写作“像”,也可以写作“好像”,主要用来表示猜测。如:“天暗下来了,像要下雨了”,“他不停地咳嗽,好像感冒了”。
二、“神舟” 名字的由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