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800字。高三同步辅导材料(第26讲)
主讲:孙芳铭(南京市一中 特级教师 江苏省名教师)
一、教学内容
高三总复习的策略
二、教学重点
从本讲开始,将较系统地帮助同学们复习。
语文复习,同其他功课一样,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复习思想和正确的复习策略。从复习思想来说,要通过系统地复习,掌握各大板块的知识系统,并通过科学的练习,提高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这里着重说复习策略。
今年的高考复习策略的确立,首先要分析面临的新情况。这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考试说明》的修订。
《考试说明》有这样几点修订
1、古诗文阅读
删去两个文言虚词:矣、然
2、现代文阅读
(1)“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中“改取”改为“整合”二字;
(2)“概括中心思想”改为“概括中心意思”。
3、写作
4、发展等级(4)“有创新”中“构思精巧”改为“构思新巧”。
这种变化并不是实质性的变化。减少两个文言虚词,可以看作降低要求,但在古文阅读中,这两个虚词是无法回避的。将“提取”改为“整合”,因为本来“提取”就暗含着“整合”的要求,现在这样修改,只是更明确;将“中心思想”改为“中心意思”,只是更宽泛一点,出题的天地更宽一点。将“构思精巧”改为“构思新巧”,既为了突出“创新”中的“新”,也为了阅卷更易于操作,因为“精巧”不如“新巧”易于判断。这样看来,今年《考试说明》的修订,不会引起高考试卷的明显变化。
第二,近两年高考语文试卷的难度系教作调整,即总的要求有所降低。这既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与高校扩大招生密切相关。
第三,本届高三同学的语文教材,大多数学校用的是试验修订本,这将对高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四,去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和题型的调整,考生在答题中遇到的新问题。
根据这四方面的情况来确定我们的复习策略。
这策略表现为下列六点:
一、试卷难度系数的调整与提高第一卷的得分率
试卷难度系数从0.55调整至0.65左右,即人均得分应在97.5左右。难度降低主要体现在第一卷。第一大题(1—6)即语言知识及表达(一),满分18分,全国人均得分11.29,得分率为62.7%;江苏人均得分为66.5,高于全国;第二大题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沙尘暴》,12分,全国得9.96分,得分率为83%,江苏为84.33%,高于全国;第三大题15分,全国得11.37分,得分率为75.8%,江苏得分率为77.53%,也高于全国。
这一部分得分率提高,是因为难度下降,1—6题,选择常用甚至最常用的字、词的读音和书写,最常用的实词、成语、虚词的理解和运用;病句辨别语例的长度变短,语病较过去显豁。这启示我们更重视常用和最常用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练习选用的语例不能过难。
第二大题的《沙尘暴》是关于环境问题的科学小品,比过去的科技文通俗易懂,没有名词术语的障碍,又有一定的文采。这便启示我们,不能再选像《肠脑》、《慢光》那样的科技说明文。即便是选用社科类的文章,也应参考《铜奔马正名》,不要选像《中国新文学系·散文二集导言》那样难懂的文字。
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的选材《李将军列传》,其故事为人所知,但知之不详,文字平实浅易,应该是古文阅读选材的参照。不必像过去那样追求语段的新鲜、故事的陌生、文字的艰深。
二、新题型得分偏低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第四大题全是新题型,包括文言句子翻译、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并不难,但得分偏低。满分15分,全国抽样为6.93分,得分率46.2%。本省高于全国为49.46%,但文言句子翻译5分,仅得2.22分;诗歌鉴赏6分,仅得2.81分;默写4分,仅得2.39分。得分空间很大,这一部分给我们的启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