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300字。
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编题人 易中生 审校人 聂文革
2007-10-29
(1-12题每题3分)
1、下列各句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氓(méng)之蚩蚩 否(pǐ)泰如天地 搔首踟蹰(chíchú) 脉脉(mò)不得语
B、纤纤(xiān)素手 青雀白鹄舫(húfǎng) 蕙茝(huìchǎi) 何时可掇(chuō)
C、魂悸(jì)魄动 蛤蟆(xiámó)陵 浣(huàn)女 渚(zhǔ)清沙白
D、雕栏玉砌(qiè) 羽扇纶(guān)巾 舞榭(xiè)歌台 荠(jì)麦弥望
2、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舞榭歌台 嬴得仓惶北顾
B.转轴拔弦 坐中泣下谁最多
C.雕栏玉砌 常使英雄泪满襟
D.戌角悲吟 只是当时已枉然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 。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
(2)出来辩驳为时已晚,我心头只是 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几行诗句,那是他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
(3)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4)倪云林隐居无锡惠山,为人有点怪癖,但他的画脱尽烟火气,确有独特风格,所以连怪癖也一同被 了。
A.品位 浮现 点缀 传诵 B.品性 浮现 陪衬 传颂
C.品性 涌现 点缀 传颂 D.品位 涌现 陪衬 传诵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执己见,二三其德。
B、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C、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D、这场球赛,我们班就要获胜了,同学们在旁边呐喊助威,信誓旦旦。
5、对下列词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词通过月白风轻的景色描写,表达了作者思念友人的恬淡心情。
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过春风十里”写扬州过去的繁荣景象,“尽荠麦青青”写今日扬州荒草遍野的萧条景象,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异曲同工。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愁之多。
D.“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用刘裕成就北伐大业的典故,以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达作者恢复中原的决心。
6、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离骚》抒写理想,抒发爱国激情,富于浪漫气息。《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B.屈原,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春秋末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C.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高老头》《悲惨世界》《欧也妮·葛朗台》等名作艺术地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D.“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设立的掌管音乐的官府。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辞也称之为“乐府”或“乐府诗”,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它与北朝民歌《敕勒歌》并称“乐府双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植物的附生现象
附生现象是指两种生物虽紧密生活在一起,但彼此之间没有营养物质交流的一种生命现象。一种植物借住在其他植物种类的生命体上,能自己吸收水分、制造养分,这种包住不包吃的现象,被称为附生,也叫着生。
附生植物最普遍的特点是附生在寄主植物水平的枝干上及枝干的分叉点上,因为这些地方最容易堆积尘土,有的低等植物甚至附生在叶片上。除了叶片附生的植物会对寄主的光照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外,附生植物一般不会对寄主造成损害。
植物的附生现象是热带雨林的主要标志性特征之一,形成这种现象需要满足一定的环境条件。一是环境的空气湿度大,二是寄主表面有一定的腐殖质存在。有机物的附生现象存在于植物间,尤其在热带与亚热带的森林中最为常见。附生植物的种类比较丰富,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都有附生植物。据统计,全世界约有附生植物65科850属3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