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00字。2008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客观题复习策略
高考分省命题,多种形式,多种格局已定,目前在试题模式上主要有三种:一是福建上海模式;二是山东广东海南新课程模式;三是其它13个省的传统模式。通过对这三种模式的试卷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除福建和上海卷未考字音、字形、标点、词语外,其它16套均考查到,包括宁夏、广东、山东三个课改区省份,只是课改区各省赋分多少不尽一样;再一个是考纲涉及到的考点,试卷并不一定都覆盖到。新课程模式试卷语基客观题赋分的变化将对来年全国卷的考生复习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尽管命题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客观题字音、字形、标点、词语、病句、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等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以三套课改区试卷所代表的新的方向来指导我们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必须在复习时锁定重点,夯实基础,击其要害,应对变化。
参透07年高考语文考纲,明晰07年高考语文真题,把握复习方向是当务之急,基于此,对考生不大重视,考题中又不可能全面覆盖的考点,如字音、字形、标点、词语、病句、文学常识等应立足考纲,参照高考题,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
复习要有的放失,明确考查内容,科学有效的去备考。
一、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字音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生活中那些容易读错的字,往往也就是高考字音考查的重点内容。
1.形近字误读。有很多字字形相近,读音却不相同。如07年天津卷“浚、皴、逡、梭、悛”字形相近,容易误读。
2.音近字误读。有些字读音相近,只是声调不同,经常造成误读。如07年湖南卷中的“正月(zhèng)”应为“正月(zhēng)”等。
3.多音字误读。汉语中的许多多音字,往往“音随义转”,一有疏忽,就易误读。如“拾级而上”的“拾”(shé)误读作“shi”等;再如07年湖北卷多音字“哄、应、累、强”在词中的读音的辨析。
4.习惯性误读。有些汉字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误读习惯,如07年全国卷Ⅱ中的“毗(bì)邻”应为“毗(pí)邻”等。
字音的识记重在积累、辨析,复习时要注意音、形、义结合,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1.多音字可以音义结合。多音字的读音往往与表达的意义是一致的,所以,记忆多音字时,可以结合意义记忆。关注词义的区别、词性的不同、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等。
2.形声字可以辨析声旁。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许多汉字的读音与它声旁的读音不尽相同,所以要谨防因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