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250字。
  6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教学目的 
 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顺序。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4.理解重要词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刻画人物的方法。 
 3.正确认识阿长性格中的缺点。 
 4.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和主题深度的把握。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的特点,尊重认知规律,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可采用“导读法”;也可采用“整体感知一重点的研读一揣摩迁移”三步走的模块式;也或采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讲讲、读读、议议的方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总第   19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了解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因为在初一时,我们已经学习了从中选出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今天,我们再学一篇选自《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二、解题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情思隽永、蕴涵深刻的佳作。在这篇文章里,鲁迅通过对幼时保姆长妈妈以及她为我寻找《山海经》一书的有关情景的追忆细腻而饶有风趣地表现了“我”对长妈妈的认识过程,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三、研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 
 要求:①边读边给生字、生词作记号。②给段落标上序号。③用符号标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④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人物、思路、所写的事情等。 
 2.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二)具体研习。 
 1.明确目标。细读课文化,研习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选取了长妈妈哪些事情作为写作材料,这些材料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 
 (2)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2.学生研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研习,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要求将讨论的要点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并与原文相结合作评、点、批、注。教师通过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注意研习情况的信息反馈。 
 3.研习效果反馈。(学生发言,教师点拨,板书重点内容。) 
 问题①: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这样几件事:A、交待“阿长”的来历;B、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和她夏天的睡态;C、她懂得许多规矩;D、讲“长毛”的故事;E、给“我”买《山海经》。 
 问题②(点拨提示内容):作者在安排材料时,是以作者少年时代对长妈妈的感情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其变化过程是“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这种“层层剥笋”的方式,使长妈妈的形象在先抑后扬、对比映衬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问题③(点拨提示):文章围绕长妈妈选择了5个方面的事情,又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使长妈妈的品格风貌表现得非常突出。开头的第1、2段,作者以深厚的感情和简练的笔法介绍了长妈妈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旨在说明她是一个没有社会甚至连真实姓名也不为人们所知的平凡劳动妇女。接着第3–5段,从“我不大佩服”的感情角度,写了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和夏天在床间摆成一个“大”字的睡态,刻画了她质朴而唠叨、略带粗野的性格。第6–12段,着重从“我”的“不耐烦”去写长妈妈懂得许多规矩,如说人死为“老掉了”,不能进死了人和生了孩子的屋子等,文章述说这些“琐碎之至”的规矩,意在说明长妈妈有着跟千百万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普通劳动者一样的特点:质朴的品质和迷信的缺点。第13–18段:随着感情的变化,作者又从“我”对长妈妈产生的“空前的敬意”,来写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从而提示了愚昧的一面。第19–29段:文笔一转,写了“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原因,是长妈妈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给“我”买回了“我”渴望已久的带画的《山海经》,展示了她的“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从而突出了她对“我”的关心和体现出来的热情、仁慈、乐于助人的品质。而长妈妈高洁的灵魂也就在这“剥笋”式描写里,在由表及里、浅而深的认识过程中得以完整而清晰的展现:她是沾染封建迷信而又质朴、善良、慈爱的劳动妇女。作者在充分展现了长妈妈的品格风貌之后,在文章的结尾以深厚的感情抒发了自己对她的怀念之情。 
 四、课堂小结 
 解说: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学生在研习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好的现象进行表扬,给予鼓励,对不良现象要明确指出,并要求改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根据习题三,析读课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 
 《 阿长与<山海经>》·课课练(1课时)(总第21课时)
一、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chuāng(    )疤  2.震悚(    )                         3.jié(  )问
4.空前(    )      5.惧dàn(    )                         6.惊骇(    )
7.孤shuāng(    ) 8.粗拙(    )                         9.zhòu骂(    )
10.掳走(    )

二、加粗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淡薄  薄弱  薄厚         B.妥帖  请帖  碑帖
C.憎恶  好恶  深恶痛绝     D.空前  空席  空中楼
三、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B.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由可原的了,倒应该让我退让。
C.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D.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淌使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四、根据具体语境,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1.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疏懒:
2.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惶急:
3.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渴慕:
五、下面哪些句子是表现长妈妈的性格特点的?在该句后打“√”
1.她生得黄胖而矮。
(    )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    )
3.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    )
4.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    )
5.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
(    )
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