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50个字。《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备课资料。
《寓言二则》备课资料
梅河口市博文学校 艾国华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一、文学常识
《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 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学生,著名思想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韩非子》一书共22卷,55篇。本文体裁是寓言,寓言的“寓”字是寄托的意思,这种文体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诫的意思,能使人获得有益的启示。韩非子与孟子、荀子、墨子称为“战国散文四大家”。
二、拼音与重点实词
智:以 聪明 疑:怀疑 天雨:下雨 墙坏:毁坏 不筑:修补 邻人之父(fǔ):同 甫 老头 亦云:也这样说 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
三、问答题。
1、 层次结构:
智子 一、(从开头至“其邻人之父亦云”)写的是事情的起因,富人墙坏,有被盗的可能
疑邻 二、(暮而果大亡其财到最后)是事情的高潮,写富人不听劝告而大亡其财和态度
2、 第一部分共有 2 道问答题:
(1)富人丢失财物的原因是什么?天雨墙坏
(2)邻人之父劝告富人筑墙出于一种什么心态?善意的提醒
3、 第二部分共有 4 道问答题:
(1)宋富人为何会智子而怀疑邻人之父? 亲其子而对邻人的猜忌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判断是非要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而不能根据主观感情,否则就会犯错误
(3)读完这段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要以坦荡之心对待他人,要与人为善,正确地对待别人的建议,要以公平、真诚、友善之心待人
(4)自己本是善意的提醒,却遭到别人的猜疑,自己本是做了好事,却常常被人误解为是做坏事者,这样的事是时有发生的。如果你遇到这类的事,你将如何做?
与人为善,有必要可做必要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