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70字。
泪珠与珍珠
【教学目的】
1、体会文中蕴涵的丰富而深沉的感情,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悟
2、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式拓展
3、感受泪珠中蕴涵的真、善、美,懂得要爱和感恩这个世界
【知识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理解人生,体会不同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流泪境界。
【学习难点】
体味文章蕴涵的情感、寄寓其中的人生哲学。
【教学用时】1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生活中,我们或因忧患,或因感动,或因悲痛,或因喜悦,留下了滴滴泪珠,岁月流失,当我们捡起风干泪珠,串成生活的项链时,我们会突然获得感悟,感谢生活的赐予,它让我们的人生因丰厚而沉甸甸。有人说,会流泪的人,是高尚的人。一位叫琦君的老人回首人生感悟人生时,写就的一篇至纯至情至善的哲理散文《泪珠与珍珠》(板书)
二、朗诵课文,整体感知。
三、具体研读,分析文章思路,体味文章意蕴,领悟作者对人生忧愁忧患的哲学思索。
(一)这篇课文的题目很有意思,为什么叫泪珠与珍珠?那么泪珠与珍珠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文中说:天使的眼泪掉下来落在牡蛎的壳中,变成了珍珠,所以泪珠和珍珠是有联系的。
从形象上说 泪珠和珍珠都是的,
从文字上说 两个都
从生活的经验说 我们在饱受磨难痛苦之后流泪,而珍珠往往是在受到痛苦之后结成的。
无暇 晶莹透明
泪珠============ 珍珠
饱受磨难痛苦
(二)体味文章意蕴,领悟作者对人生忧愁忧患的哲学思索。
少女时代
1、少女时代的作者读到了哪些关于“泪珠”的诗句?
明确:奥尔珂德《小妇人》中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谢冰心的散文中的句子:“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
白居易《啄木鸟》中的句子“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
杜甫《新安吏》中的句子“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2、她那时能体会到这些句子的内涵吗?
3、少女时代的作者为什么不能体会到什么是忧患?
明确:缺少忧患的人生经历。
4、她体会不到什么是忧患又为什么最喜欢写泪和愁的诗?你们喜欢写泪愁的诗歌吗?什么原因呢?
明确:是一个文学青年喜爱句子本身的美,仅如此而已。
补充:少年人爱读爱写泪与愁的诗,是以极热忱的心去爱文学诗句本身的美。而且,书中泪激发了少年的想像,少年因未解忧患而向往忧患,觉得人生路上未来的坎坷是种浪漫,我会经历些什么呢,诗书中所写苦啊痛啊,我何时也将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