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5590个字。
鄂教版八下第六单元基础测试卷

224500江苏滨海三中陆可爱
亲爱的同学,我国的山水文学犹如一股不绝如缕的清亮溪流,一直晶莹剔透,流淌至今,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今天,我们再一次结伴而行,徜徉山水之间,感受山水情怀,提升人文素养。来吧,潇洒走一回!全卷共分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识字与写字(共5分)
1、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化石,有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有着深厚的爱国情结。写好汉字,将关系到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传统。看谁把整个卷面书写美观。(3分。)
2、写字就如做人,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去演绎属于自己的人生。写字有进步了吗?亮一亮你的才艺看。请依据拼音写汉字。(2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quē()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xī()月。(选自郦道元《三峡》)
二、积累与运用(共24分)
3、读一句名句,就等于认识与摘取了一朵生活浪花。积累与读懂得越多,就越能让你仿佛走进了一个永不枯竭而充满智慧与希望的生命的海洋。请按要求默写,比一比,看谁记得牢,写得准。(14分)
(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危城守将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的诗句是:      ,      。
(2)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 外风光的词句:  ,   ,  。
(3)郦道元《三峡》中的“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一句可与李白诗句:“    ,     ”相互印证。(填李白《下江陵》中的诗句)
(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      。 
(5)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   ,   ,  。
(6)袁宏道在《满井游记》一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新鲜的比喻句,写出一个以物比人的比喻句:      。
 (7)元结在《右溪记》中交代“怅然”之因的句子:      。

4、语言是一把闪光的钥匙,引领你走向皓月当空的星空,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请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看谁语言运用得好,把句子填得语意连贯,句式一致。(2分)
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辽阔壮美;没有想象,就不会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浑画卷;        ,         ;没有想象,更不会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旷古哀愁。
5、任选一角度,品析下列句子。(4分)
     (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你的品析: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你的品析:
6、阅读是幸福的,阅读是快乐的。阅读下边的短文,看谁发现问题快,改得对。(4分)
①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风光无限,情趣无穷。②青山绿水,在有的人看来是大自然   的美妙决伦的山水诗;泉水叮咚,在有的人看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谐的乐章;白云朵朵,在有的人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美仑美换的图画。
(1)第②句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2)第②句的横线处填“抒写”还是“书写”?为什么 ?(2分)

三、阅读与探究(共31分)
(一)诗有不同境界,各各以情感人。阅读下边三首古诗、词、曲,然后答题。(8分)
  [材料一]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南北朝●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
  【注】诏问:帝王下诏问询。此诗为回答梁武帝的诏书而作。
[材料二]远水晴天明落霞。古岸渔村横钓槎。翠帘沽洒家。画桥吹柳花。
(元●张可久《凭阑人●湖上》)
[材料三]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唐●戎昱《移家别湖上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