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教学实录  作者陈砳  系为《王维诗四首》量身定造
约2780字。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教学实录
广东省惠州市田家炳中学   陈砳
教学设想:选修课的诗词鉴赏应区别于必修课中的诗词教学,不能再以单篇诗词为单位组织教学,应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整体上去把握一个作家及其作品的形象、语言、艺术技巧和思想感情等。教学要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教学目的:1、把握形象的内涵。
2、让学生获得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方法点拨、自主感受、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预备铃响后,教师放映《鉴赏诗歌中的形象》Powerpoint,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诗词的意境当中)
(上课铃响,师生互致问候语)
师:如果把中国古典诗词比作一座巨大的宝藏的话,那么在座大多数同学也许还只能在门外徘徊,因为你们缺少开启宝藏的钥匙。今天,我就是要从鉴赏诗歌形象入手,给大家三把钥匙! 
师:有同学能谈谈你对“诗歌形象”的认识吗?
生1:诗歌中的形象就是诗歌中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之类。
生2:还有诗歌中的人,如《江雪》中的孤舟蓑笠翁。
师:说得非常好,但还不够全面,诗歌中的形象既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积雨辋川庄》,试找出其中的形象。
生1:《积雨辋川庄作》一诗中的形象有:积雨,空林,烟火,藜,黍,东菑,水田,白鹭,夏木,黄鹂,山,诗人,朝槿,松,露葵,野老,人,席,海鸥。
生2:我认为不是“藜”、“黍”,而是蒸藜炊黍的农妇;“东菑”应是指到东菑劳作的农夫。
师:好,诗歌中的形象已经被同学们找出来了,那我们又该如何鉴赏这些形象呢?下面我就给出鉴赏诗歌形象的第一把钥匙:组合形象,形成画面,体会意境,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我们把大家刚才找出的所有形象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这样一幅图画(放图片):久雨后清新葱郁的山林升起袅袅炊烟,蒸藜炊黍的农妇将煮好的饭菜送给在到东菑劳作的农夫,白鹭在广漠的水田上翩飞,黄鹂在深秀密林中唱和,悠然自得的作者则在山中观朝槿,松下折露葵,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大家能谈谈这幅画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