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小题,约5600字。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120分钟,120分)
重要提示: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考生必须将自己的解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否则视作“未答卷”处理。考试结束后,考生只交“答题卷”;监考人员只装订“答题卷”。
山东烟台开发区教研室/djm4807/djm4807@hotamil.com/ 邓建明
一、卷面书写(3分)
二、积累与运用(32分)
⒈ 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句中划横线的词语的含义(3分)
⑴不管是那铿锵(    )(    )的节奏,还是那ē nuó□□的舞姿,都会令人无限神往,激起心底一层层的涟漪。
⑵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          )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容不得shù fù□□,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争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羁绊:
⒉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稔熟 迷惘 重震旗鼓 精采绝伦  B.须臾 巾帼 阴盛阳衰 顾名思异
C.了悟 祈祷  与日俱增 矫揉造作  D.癫狂 强捍  淋漓尽致 嗜此不疲
⒊ 下列各句断句有误的一项(2分)
A.渔人/甚异之。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D.欲穷/其林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符合句意的一项是(2分)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踊跃: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B.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
    (纠葛:争论不休的事情。)
    C.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推给人家。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D.如果说的不中肯,两个人要一齐嗤之以鼻。
    (嗤之以鼻:用鼻子出声,表示团结。)
⒌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市工商局清查并____了一批伪劣音像制品。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玩忽职守从而导致严重社会危害、构成犯罪的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按____处理。
③中国是全世界出产竹子____和种类最多的国家,竹艺手工业蓬勃发展,竹艺产品远销世界。
A.烧毁  刑罚  数量  B.销毁  刑法  数量
C.烧毁  刑法  数目 D.销毁  刑罚  数目
⒍ 《观舞记》中用下列句子形容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请你模仿这个句式写2句话。(可另选话题,但不能重复课文中的句子) (4分)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⒎ 下列标点符号没有用错的一句是(2分)
A.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B.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C.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D.天哪,我流露了些什么,竟让他一语点破了我的心思。  
⒏ 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8分)
(1)《社戏》是一篇小说。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的矛盾。
    (2)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散文。“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