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小题,约6400字,此练习对于学生内联外引——用课内知识解答课外问题有启示意义。
苏教版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测试题
(215621)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      陈玉驹
满分:120分    时间:90分钟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臣以险衅(xìn)      门衰祚(zuò)薄       垣(héng)墙     生当陨(yǔn)首
终鲜(xiǎn)兄弟       期(qī)功强近        殆(daì)有神护   宠命优渥(wò)
栏楯(shǔn)         尘泥渗(shèn)漉    扃(jiǒng牖)       修葺(qì)
茕茕(qióng)独立      常在床蓐(rù)        阖门(hé)        猥以贱微(wěi)
2.下边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B.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C.吾妻来归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想想这些死了的人,你也该________了。
②我的仆人曾经对我说过几句话,那时我因为________烦乱,没有听得进去。
③我要在这儿永久安息下来,从我这________人世的凡躯上挣脱恶运的束缚。
A.①胆寒    ②心绪     ③厌倦
B.①胆寒    ②心思     ③厌烦
C.①心寒    ②心思     ③厌倦
D.①心寒    ②心绪     ③厌烦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奉养祖母?还是出来做官呢?奉养祖母,是为了尽孝;然而不出来做官,又是不忠。忠孝该怎样解决呢?李密在《陈情表》中给出了答案。
B.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C.“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D.李密作为一个“亡国贱俘”,向新朝皇帝坚辞官位,如果措辞不当,很可能招祸。一方面李密反复申说祖母的养育之恩和本人终养祖母的愿望,另一方面摆出了:“圣朝以孝治天下。”的道理,使人感到他的陈情无懈可击。
5.下列文学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汉魏时期,散文出现了向骈体文过渡的趋势。骈体文要求表达方面的声韵美,注意句法整齐,渐渐发展为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四字句、六字句交互使用。这些特点在本文中可以窥见,像“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都是整齐的句式,中间又用一些散文奇句,形成骈散结合,和谐而又错综,流畅而又婉转,正是介于散文与骈文之间的过渡文体。
B.古人笔下的女子,要么是恋人,要么为情人,而以亡妻为歌咏对象,归有光是第一人。怪不得近人钱基博说:“此意境人人所有,此笔妙人人所无;而所以成震川之文,开韩、柳、欧、苏未辟之境。”
C.与杜牧《阿房宫赋》多用排比、夸张、比喻,对宫殿、珍宝、宫中人等极尽铺叙夸饰之能事,用词华美艳丽不同,《项脊轩志》的作者对一事一物一人尽皆平实说来,不事雕饰,自成风格。正所谓“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这种创作方法,更是归有光的创造和对唐宋古文传统的一个发展。
D.秀才,原指优秀的人才。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后来为一般儒生的泛称。唐时称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明清时专用以称经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生员。秀才又称茂才,因东汉时避刘秀讳而改名。
二、阅读下文,完成5~11题。(35分,阅读语段一,15分,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题9分;阅读语段二,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题8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