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20字。
第四单元《老子》选读
第一部分课本内容
1、《老子》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有和无相互生成的,难和易相互促进的,长和短相互比较的,高和下是相互补足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相互应和的,前和后相互跟随的,这道理是永恒的。
2、《老子》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眼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只有车毂中间是空的,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和陶土做陶器,只有了器皿中间是空的,才具备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只有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才具备房屋的作用。所以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便利,但恰恰是 “无”使它们发挥了作用。
3、《老子》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稳,跨步前行的人走不远;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使人明了;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夸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就连有的畜生都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
4、《老子》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能够持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