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40个字。
                        《陋室铭》教案
                                                      王晓梅
教学目的: 
1.加强朗读训练,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正音、释词,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全文内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3.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字方法: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当堂背诵全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极目远眺,所见皆是高楼大厦,我们也是所居者之一,如果这时给你一间茅草屋我想恐怕没有哪个同学愿意去居住,可是我们唐朝伟大的文学家不但身居陋室,而且还提出了陋室不陋的观点,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的《陋室铭》一起去看个究竟吧。
   二、简介作者、解题(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回答,教师适当补充) 
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拥护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晚年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著有《刘宾客集》或称《刘梦得文集》。
2、关于《陋室铭》
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当时的和州知县策某是个势利小人,便对刘禹锡横加刁难,先安排刘禹锡住到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非但没生气,还写了幅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可气坏了策知县,下令将其住所调到城北,由三间缩为一间半。刘禹锡又写了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见他仍是优哉游哉,再次下令搬家,只给他安排了一间斗室。狗官欺人,但自己不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