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11840字。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08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共42分)一、(18分,每题3分)
1.下列句子里有错别字和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对着模(mú)型临摹的时候,要仔细观察思考,之后下笔勾划线条,再根据需要着
(zhuó)上色彩形成画稿。
B.有人将明明是怄(ǒu)心沥血所得来的作品,却要告诉人们是信手拈(niān)来的,
如“依马万言”那样容易。
C.老家过春节都有粘(niān)贴春联的习俗,一副副春联使得节日充满了祥和喜庆的气
氛(fēn),让人备感温馨。
D.特邀作者撰(zhuàn)写的稿件质量高,给出版社编纂(zuǎn)这套丛书是很大的支持,
相信丛书会大受读者欢迎。
2.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根据两个季度的统计,市经贸委要求下属几个部门应适度_____出口与内需的比例,以加快货币回笼与周转,使相关工作协调进展。
②张市长今天视察了青山河上游的几个大型水库,对李局长说这几个水库的_____功能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下游的三个城市的安危。
③近年来,一些研究我国古代典籍的书籍质量不高,这套丛书评述古代文艺理论的许多说法,条理______,没有让作者搞清楚来龙去脉。
A.调整 调剂 紊乱 B.调节 调整 凌乱
C.调剂 调节 凌乱 D.调整 调节 紊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我们对孩子关爱有加,过分强调他们保护自己,使他们缺乏火中取栗的勇敢精神,
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B.父亲经常教育我读书学习要像弈秋那样专心致志,不要“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三
心二意是学不好的。
C.读了这个单元的几篇评论唐代著名诗人的文章,他文思如泉,提起笔来,一发不可
收拾,写了5篇评论文章。
D.“你们没有积极性,我们就得挨饿!”总书记这句振聋发聩的话让多少领导干部汗颜,
又让多少庸官无地自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喝醉酒的人自我控制的能力比常人差,如果让一个醉汉开车回家,无论对路上的行
人和驾驶员自己都是很不负责的。
B.据《钱江晚报》报道,经过考古队一个多月的野外发掘后,一处古代水利遗址于近
日在余杭南湖被发现,并出土大量器物。
C.西南联大熔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校风于一炉,集三校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于一
堂,可谓大师云集,群星璀璨。
D.《恰同学少年》给我们一种震撼和鼓舞,这部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让我们又重新欣
赏到了一种为理想而奋斗的崇高感。
5.下列四副对联,对得不好的一副是 ( )
A.安居乐业家家春满园 丰衣足食户户喜盈门
B.上海自来水自来海上 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
C.万紫千红迎春须纵马 五风十雨顺水好扬帆
D.集八方信息生财有道 传四海科技致富无涯
6.下面的古诗文默写,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殒首所能上报。(李密《陈情表》)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而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B.①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潜《归园田居》)
②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C.①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
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D.①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②渐黄昏,清角吹寒,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个东西,而不是表现着别的东西的东西。艺术眼光就是能够不去思考作品与别的东西是否有相似性,而能够看到作品所制造的世界的“别样性”。相似性是一个知识的要求。
为什么总看不到作品已经是个东西,而要看成是个影子?总想对照着某种东西去看,这种坏的眼光甚至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搞得艺术家刻意去寻找一些古怪的观念和变态的心理来表现。其实表现什么相对来说不太重要,关键是作品的做法。艺术家当然应该能够把芝麻粒大的事情和划时代的事情都同样写成艺术作品。
确实有许多人不会看作品,就拿文学作品来说(以文学为例是因为人人都觉得至少能够看懂文学作品),作家在构成一个作品时会使用各种手法,一般人看到的是故事或者情节,以为手法是辅助的,其实手法是一个作品的存在本身,它决定了这个作品是这样的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