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5张。紧扣课文内容,图案精美,内容翔实。配套教案大约7070个字。
第五单元 人与环境
二十二 都市精灵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议论。
2.体会文章选材的丰富性和结构的条理性。
3.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议论。
2.体会文章选材的丰富性和结构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1.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热爱自然的热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鸟鸣音乐)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聆听这段音乐,想象一下,如果在这样的音乐声中开始我们一天的工作,感觉如何。(舒适、惬意……)然而,在我们今天居住的城市里,还能听到这种天籁之音吗?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今天,让我们从中国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的随笔《都市精灵》中寻求答案。
二、介绍作者、体裁、释题
1.大家对中国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也许不太了解,但是大家对他的父亲一定都很熟悉,大家知道,舒乙的父亲是谁?(老舍)我们请一位同学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骆驼祥子》,话剧《茶馆》,我们曾经学过他的《济南的冬天》
2.舒乙:当代作家,老舍研究家,生于北京。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与舒济共同编有《老舍小说全集新编》,与其母胡絜(洁)青合著《老舍散记》,主编有《老舍之死》等,课文选自《随笔》1996第4期。
3.随笔: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特色是随手写来,不拘一格,借事抒情,夹叙夹议,语言洗练,意味隽永。
4.释题:本篇随笔揭示了现代都市不见鸟雀的现实,表现现代文明的发展要考虑到与自然和谐,要对自然界的生灵给予保护和尊重,以优化人类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