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6题,约5090字。
《祖国山川颂》一课一练
子夜清歌
一、语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湖泊(Pō) 烧灼(zhuó) 广阔无垠(yín)  混浊(hún)
B、盎然(àng) 炮弹(dàn) 飞流急湍(tuān)  铿锵(qiāng)
C、哺育(pǔ) 涟漪(yī)  层峦叠嶂(zhàng) 龙湫(jiū)
D、斑斓(lán) 晨曦(xī)  万卉争荣(huì)  丘壑(hè)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澄辙  涯岸  企盼   云蒸霞蔚
B、蹒珊  苍苔  汲水   茫若无涯
C、莽苍  冈峦  堆垛   振耳欲聋
D、深潭  彩练  荡漾   浩浩荡荡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感到值得我爱抚和   。
(2)水面上第一次听到了鼓声,许多人从这鼓声中,都感到了节日    的欢悦。
(3)轰隆的巨响,    ,同游旅伴虽想交谈几句,也好像失去了声音。
(4)不过,   受了这些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存在着。
A、留恋  邻近  震耳欲聋  不管B、留念  临近  振聋发聩  尽管
C、留恋  临近  震耳欲聋  尽管D、留念  邻近  振聋发聩  不管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西北诸省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的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
B、我爱祖国的文化。有时我朗读中国诗歌中的名句,体会到其中最细微的感情,捉摸到其中耐人寻味的思想。
C、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姹紫嫣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红色的庄严的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朴素的雪白长袍。
D、一时它是波平如镜、静静地映着蓝天白云的湖泊,一时它又是飞流急湍、奔腾在崇山峡谷之间的险滩。
5、下列各句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可以联想到一长串的人物的画廊,联想到一系列的山川、树林、村舍、田野、池塘、湖泊。
B、我爱祖国的语言。它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的生活血肉相连,同我的心一起跳动。
C、我们对它们每唱一首歌,它们总是作出同样响亮而又热情的回响。
D、我爱祖国的劳动人民,是他们开辟荒野,把种出来的粮食,哺育我长大。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且不要去说什么俄罗斯的森林、英吉利的海、芬兰的湖泊、印度尼西亚的岛了,咱们中国自有壮丽伟大的自然图景。
B、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红色的庄严的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朴素的雪白长袍。
C、在冰峰雪岭上不也能开出雪莲来吗?你看它是否比荡漾在涟漪的水面上的睡莲更娇艳?
D、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和充满着生机啊!
7、下列对课文内容及形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了片断式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体现,它更可以不受时间以及思维的限制,任思绪自由地飞翔,让情感尽情地抒发。
B、《祖国山川颂》恰似一幅散点透视的长轴山水画卷,景物阔大清新,绵邈万里,秀美多姿;感情真挚饱满,舒卷自如,动人心怀。
C、文章中,排比、拟人、比喻等手法的渲染敷色,拟态绘形,不仅使祖国的山川美景,更加具体形象,而且使作者对祖国赤热的赞颂之情,一泻无遗。
D、作者以祖国这歌颂对象,仅以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对心中的祖国山河美景一一加以铺叙,整个文章读来大气磅礴,深情动人。
8、比较下列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1)我曾经远离祖国几年。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的怀念。这怀念是痛苦又是幸福。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亲人、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
(2)我曾经远离祖国几年。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的怀念。这怀念是痛苦又是幸福。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亲人、祖国的山川风物。
(3)春天,春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细雨如烟,桥上不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对岸的红棉树开花了,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
(4)春天,春水涨满,细雨如烟,桥上不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对岸的红棉树开花了,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
、(1)(3)  B、(1)(4)   C、(2)(3)    D、(2)(4)
二、阅读鉴赏
阅读以下语段,完成9-12题 
 平生到过不少有名的风景区,但在我的脑子里的印象最深的还是我家乡门前的小溪。春天,春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细雨如烟,桥上不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对岸的红棉树开花了,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一阵一阵的风,吹来了断续的笛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