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小题,约20860字。
厦门市2007-2008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0月)
第Ⅰ卷(选择题 共21分)
一、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题。(6分,每小题3分)
前几年,一幅中国山水画在美国被新闻报纸炒得沸沸扬扬,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便是传为五代董源的《溪岸图》。
《溪岸图》内容描写隐逸文人,充满着山居田园生活情趣。画作中的细节描写,使我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诗句:“僮仆欢迎,稚子候门”,画中有仆人、稚子;“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画中穿蓑衣戴斗笠、肩负着犁的仆人,应是开春耕地回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画中主人倚坐在水榭栏杆边,回首面向河水似有所思。画中还有飞鸟,葱茂的树木,奔流的泉水等等,都与陶诗有关。如果不是着意画陶诗,那也是深受陶诗影响。据《宣和画谱》卷十一记载,山水画家中有孙可元者“好画吴越间山水,笔力虽不豪放,而气韵高古,喜图高士幽人、岩居渔隐之趣。尝作《春云出岫》,观其命意,则知其无心于物,聊游戏笔墨以玩世者,所以非陶潜、绮皓之流,不见于笔下”。在御府收藏他的十二幅作品中,第一幅便是《陶潜归去来图》。这些话如果用来评价《溪岸图》也十分吻合,特别是关于艺术特点的“笔力”和“高古”的说法。而对董源,《宣和画谱》的描述是:“大抵元(这里指董源)所画山水,下笔雄伟,有崭绝峥嵘之势,重峦绝壁,使人观而壮之。”“然画家止以着色山水誉之,谓景物富丽,宛然有李思训风格,今考元所画,信然”。而沈括《梦溪笔谈》论其用笔特点是:“其用笔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晁补之《鸡肋集》“跋董元画”亦赞成沈括的说法。既然这样,可以大胆一点,把《溪岸图》叫做《陶潜归去来图》,寄之孙可元名下。按《宣和画谱》已不知孙可元“何许人”,而“好画吴越间山水”,可推之大约为江南人,生活在北宋初年。他的名字与作品在南宋之后已无人知,名气不堪与董源相匹。有人怀疑《溪岸图》款字为后添,或许孙可元之“元”,与董元(源)之“元”有一字之同,所画又为江南景色,后添款字为宋、元间画估之所为,亦有可能。(《<溪岸图>作者质疑》)
1.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把《溪岸图》置于董源名下,是因为董源下笔雄伟,而孙可元笔力不够豪放。
B.孙可元深受陶诗影响,其画内容多为描写高士幽人,充满山居田园生活情趣。
C.由于《溪岸图》款字为宋、元间卖画的商人所添,所以被鉴定为董源的作品。
D.作者考证认为,《溪岸图》便是孙可元被收藏在御府的作品《陶潜归去来图》。
2.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可元和董源生活时代较接近,两人的画作都受《宣和画谱》评点。
B.孙可元和董源都擅长画江南景色,表现江南山水特有的情趣。
C.《溪岸图》的作者引起争议的原因在于孙可元名气不堪与董源相匹。
D.沈括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而且对绘画也很有研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6分,每小题3分)
除了浪漫故事和诗意,月球仅是一块既无空气和水,又无生命的顽石。然而,天文学家的一项计算机模拟计算却表明,月球是人类起源的大功臣。
地轴的方向是用所谓黄赤交角来表示的,这个角约为23.5度。地球由于自转,地球的赤道会鼓起一凸缘,太阳、月球和其它诸行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