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00字。
语句衔接题解析思路
语句衔接题是检测考生对语言感悟和实际运用能力的试题。部分考生对这类试题感到困难觉得无从下手,只好盲目跟着感觉走,导致错项丢分。其实,做好语句衔接题,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还是有章可循的归纳起来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思考:
一、看顺序是否合理
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句子,语言才能连贯。最基本的句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心理顺序、逻辑顺序。这实际上是从内容的角度,对各个句子进行分析,确定其先后顺序、因果关系,或其他的总分关系、条件关系、递进关系等。只要理解了各分句之间的顺序关系,那么正确答案就不难得出了。
例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 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 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四个备选项中的分句内容相同,只是排序不同。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4个分句的内在联系:“不传达上级指示”与“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之间虽然用了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也……”连接,但实际上存在着先后关系,即“不传达上级指示”在先,“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在后,据此,可排除B、D两项。“以致”一词提示我们前两个分句与后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在表结果的后两个分句中,“环保工作没人管”与“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之间又存在着因果关系,稍加分析,不难看出,“环保工作没人管”为因,而“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为果,先因后果,据此,可确定答案为C项。
例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世界屋脊”上的,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在成为令人神往的旅游热线。
下列1—7是从文中方框内摘出的词语,在文中它们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 )
①晶莹的湖泊②大漠③奔腾的江河④雪岭⑤数不清的奇珍异兽⑥草原⑦冰峰
A.②⑦⑥④①⑤③ B.①③⑤⑥②④⑦
C.⑦④②⑥③①⑤ D.③①⑦②⑤④⑥
这个语段谈的是“世界屋脊”的某些特点,从空间上讲,“世界屋脊”强调的是“高”,这7个短语我们不妨按空间顺序从高到低排列,先为“冰峰”、“雪岭”,接着是“大漠”、“草原”,然后是“江河”流入“湖泊”;从逻辑上讲,先写无生命的自然景物,再说到动物。当然;从音节结构上看,短语从少到多,读起来也流畅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