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00字。古诗鉴赏命题切入点例说 
在高考临近的冲刺阶段,不宜再做大量的古诗鉴赏练习,要重在揭示和把握规律,比如,对鉴赏命题切入点类型归类、答题时的常规表述要求等。本文试图对前者进行一些研究,以便为老师和学生对古诗鉴赏的后期复习提供帮助。  
比较包括高考在内的古诗优质鉴赏题,可以发现,精心选择切入点命题是其共同特点。  
“考试说明”将文学作品鉴赏和评价的内容分为五个方面,即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地说,古诗鉴赏题的命题,多是侧重从其一面选择切入点设题的。  
一、 鉴赏形象。从这方面考虑,命题人可以找到两种相宜的切入点设置试题。  
1、从人物形象切入。古典短诗常常通过精练传神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或细节等的描写,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发现并抓住其中的一个亮点,就可以拟出一道好题。例如:  
阅读辛弃疾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的下片描写诗人“醉里挑灯看剑”的动作神态,与词里哪一句是照应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醉里挑灯看剑”这一精彩的细节描写,凝聚了诗人报国的灼热之情与报国而不能的极端痛苦。它是作者思绪和情感的触发点,同时又与“可怜白发生”遥相呼应,使全词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因此,它是全文的关键,是表现人物形象的传神之笔。命题人正是以这一细节为切入点,设计了两个问题。  
2、从景物形象切入。一个画面常常是由多个景物形象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而这个画面只有一个景物的形象是主体或关键。命题人便可抓住这一景物形象深入设题。例如2003年春季北京高考试卷第20题: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闻雁(韦应物)                       寒塘(赵瑕)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唯见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略)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两首诗的景物形象当然不仅是“雁”,前者还有“故园”“淮南秋雨夜”“高斋”;后首还有“梳临水”“寒塘秋”“南楼”,但它们只是画面的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