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20字。
抓住六种主要标志,快速准确辨析病句
宗尧
通过对1992年——2007年高考语病试题的归纳分析,我们发现很多有问题的句子,都有比较明显的标志,毛病往往就出现在“敏感”部位。如果考生能熟悉这些标志,稍加训练,就能培养思维敏感,有事半功倍之效果。在高考中辨析病句,首先看“敏感”部位有没有问题,再分析其他地方。这样就能快速而又准确地进行辨析。
一.句子有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考虑是否语序不当。
1.走进新建的师范学校的实验大楼,我感到很受鼓舞,很想上这儿学习。
定语“新建的”和“师范学校的”位置颠倒
2.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3.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将“好多种”移到“的东西”之前。
二、出现“是否”“是不是”“能否”“能不能”“好不好”等词,考虑可能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
4.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前面是两面,后面是一面,不搭配
5.要不要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挖掘学生的潜力?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并列问句与回答不呼应。
以下句子都是此类问题。
6.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7.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8.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9.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10.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11.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2.获取信息的能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和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13.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14.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类句子还要认真揣摩所表达的意思,否则,很可能会误诊。下面三个句子就没有问题。
(15)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