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30字。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东莞市光明中学   王冬 
[单元分析]  
本单元学习《诗经》至唐代以前我国古代诗歌的部分代表作品。《诗经》《楚辞》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的现实生活;汉乐府诗和曹操、陶渊明等人的诗歌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读这些古诗,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感知古代社会生活,鉴赏古诗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诗经》的四言诗,《楚辞》的骚体诗,汉乐府和魏晋的五言诗,是唐代以前的三种诗歌样式。学会诵读这三种样式的诗歌,了解它们的特点,有助于鉴赏这些诗歌。 
《诗经》中的《静女》、《氓》采用四言句式,以赋、比兴的手法,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婚姻、恋爱生活,富有写实精神。《离骚》以大胆丰富的想象,热烈奔放的感情,参差错落、定于变化的句式,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的华美语言,抒写了个人的理想追求,创造了神奇瑰丽的艺术世界。《诗经》、《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本单元所选的几首诗,按时代顺序排列,可以看出我国古典诗歌由四言诗发展到五言诗的脉络。 
[教学指导思想] 
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诗歌,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古典诗词,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 
本单元的教学,适宜采用诵读法和比较法,读读,讲讲,议议,背背,从而学会鉴赏。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备课思路]                   
了解《诗经》。通过反复诵读,了解《诗经》的语 
言特点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落实有关通假字。把 
《静女》和《氓》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 
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 
静女 
[教学目标] 
1、学习全诗重章叠句的手法。 
2、体会诗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3、引导学生对美好爱情的认识。 
[教学重点] 
分析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掌握诗歌刻画人物 
性格的手法。 
[教学难点] 
通假字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形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是什么 
意思?(指“文学”)还有其他的例子吗?(“唐宗宋祖,稍 
逊风骚”)为什么会用“风骚”来代替“文学”呢,这还得从文 
学的源头——诗经和楚辞说起。“风”指“国风”,“骚”指“离 
骚”,分别是诗经和楚辞的代表,同时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 
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二、关于《诗经》 
从初中课文《蒹葭》、《关雎》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