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30个字。
课题雨霖铃作者疯狂的美丽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一)认识目标:①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②诵读课文 ③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艺术表现手法。
(二)能力目标:①学会诵读古诗文 ②学会鉴赏古诗文
(三)思想目标:能过对诗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艺术表现手法。
难点朗诵并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法和谐教学法  朗读法  对比阅读法  音乐造境法
电教教具多媒体
教学设想本节课重在设置一个与诗词意境相类似的情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理解这首词,进而学会鉴赏
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准备阶段
1、放松(音乐放松法:凄婉的古筝曲)
本部分音乐采用凄婉的古筝曲,在上课前播放,营造一种悲凉、萧瑟的情景。
2、导入新课
学生齐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曾向一位善于呤诵诗词的人问:“我的词与柳永的词有何区别?”那人回答:“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柳郎中词须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由此可见,苏柳词之不同。苏词“风格豪放”,柳词“婉约缠绵”,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江东去的”豪放词风,今天我们就去欣赏一下婉约词风的代表作《雨霖铃》。
二、导学阶段
1、作者介绍(幻灯片出示问题,采用学生竞答的方式)
柳永 (约980--约1053年),原名      ,字           ,福建崇安人。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          。        词风的代表人物。柳永一生坎坷,淡泊功名,他的词多描绘城市风光,漂泊生活,著有           。《雨霖铃》是他离开汴京,将往东南漂泊与恋人惜别时写的。
2、录音范读
用幻灯片出示诗词的文字,配以录音范度,营造浓重的离别的凄婉与孤独。
3、学生朗读(包括三个阶段1、学生自读2、学生仿读3、学生齐读)
4、教师艺术精讲
《雨霖铃》书写了与恋人分别时难以割舍的离情别绪,下面我们就去体会一番这种离愁。本词分上下两阕。
(1)                  学生朗读上阕(齐读)
点拨:寒蝉中的“寒”点明季节是“秋季”,“凄切”这个词已经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思——愁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