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20个字。
课 题:《杨修之死》
授 课 人 张营中学)
授课时间:2007-10-26
教材分析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以插叙的方式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曹操、杨修的矛盾冲突。教读本文,应在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杨修、曹操的性格特征,分析探究杨修的死因,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在个性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启示。
[教学设想]
本文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这是培养学生欣赏小说作品能力的良好教材。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
3.探究杨修的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
分析曹操与杨修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探讨杨修之死原因
教学要点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资料助读,了解背景;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并简要复述、概括故事情节;分析杨修的死因,明确人物的性格特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开拓延伸,借助网络了解《三国》;联系实际,反观自我,知得失、明方向,谱写人生新篇章。
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2 辩论式教学法;
3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 课前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 了解《三国演义》一书及其作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首先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师由音乐导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是呀,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英雄人物。我们曾经接触过其中的两位,一位是足智多谋的?(生: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生:刘备),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看看作者笔下另两位人物是什么形象的。(展示幻灯1)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展示幻灯2)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理小说情节。
开展知识长跑竞赛活动研读课文。
竞赛规则:班级学生分成两组,男生,女生各一组。红、黄两面旗帜为各组标志。
每个竞赛环节的胜出组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决定前进的部署:“文学常识”环节胜出的小组前进一步,答错的原地不动;“文言知识积累”环节答对一题前进一步,答错后退一步;“讲故事”环节胜出的前进4步;辩论环节胜出 的小组,前进6步。最先到达终点 的为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