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00个字。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虎林市逸夫中学王本霞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虎林市逸夫中学的王本霞,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向大家展示我的教学设计,希望各位评委、老师能给予指导。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奇妙的克隆》。现将本课的设计意图作如下说明:
一、【教学设计的目的】
本设计通过师生交往、平等对话,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领会文本所体现的锲而不舍、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文本内涵,关注人类生活,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同时,点燃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爱科学的热情,鼓励学生勇攀知识高峰,在未来的科学领域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教学设计的内容】
1、【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
《奇妙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知识的科普文章,属于事理性说明文。作者是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本文使用小标题的方法谋篇布局,把较为复杂繁多的内容条理化。文章分四个版块先介绍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的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本文介绍克隆知识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初三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对科学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的内容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对说明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文章的科学内涵。
但本文蕴含的克隆知识以及许多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三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及要求,根据本单元的特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思维品质等情况,从三维角度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A、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B、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