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课时,约6030字。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之《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
《〈论语〉选读》之〈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不如丘之好学也”、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观点。
【文化内涵】
1、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2、重点领悟孔子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3、结合孔子的理念倾向,深入分析“学”的内涵。
【课时建议】
二课时
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文本
1.初读感知
【问题1】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对你有什么启发?
【问题2】本课所选录的10章中包含了孔子“学”内涵的哪几个方面?
2.诵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0章,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可把全文切分成:
为什么要学(第1、2、3章)
什么是学的基本内涵 (第4、5、6章)
什么是好学(第7、8章)
学什么(第4、5、11、10、章)
重点研读:学的基本内涵
教学步骤二:文本研读
1、串讲词句,进行文言知识梳理。
2、师生互动,组织重点问题探讨。
例:(1)对照章节文字,概括孔子所说“学”的基本内涵 。
孔子及其弟子所说的“学”,根本意义不是现在常说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等。他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
(2)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3、自主学习,课文其他问题研读。
例:对孔子的“贤贤易色”,你怎么看?
4、拓展提升,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例:“不迁怒、不贰过”、六言六蔽、“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见附文)的认识。
附文:
① 孔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② 子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③ 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④ 子日:“由也!女闻六言六蔽乎?”对日:“未也。”“居!吾与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其实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回出现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弥补人的不足。
本章谈“仁之度”。“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学”后省一“礼”字,“礼”即“度”。好仁若无礼度,则愚仁。孔子对“仁、知、信、直、勇、刚”等美好的品德都要求要有“礼”有“度”,如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仁而无礼度则愚;智而无礼度则荡;信而无礼度则贼;直而无礼度则绞(伤人);勇而无礼度则乱;刚而无礼度则狂。在施恩方面也有一个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