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80字。“不A不B”四字格成语中A与B的语义关系及修辞作用
□郝立新
《修辞学习》2007年第6期
  提要 “不A不B”四字格成语中A与B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同义、反艾、类艾、离散、加合等类型,不同种类的“不A不B”四字格成语各有其独特的修辞作用。分析“不A不B”四字格成语中A与8之问的语义关系及修辞作用,对于了解其它类似格式的成语和非成语也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同义关系 反义关系 类义关系 离散关系 加合关系     
  现代汉语词汇中有不少“不A不B”四字格成语,例如“不卑不亢”、“不干不净”、“不慌不忙”、“不三不四”,大多数是古代汉语遗留下来的固定词语。刘万国、侯文富主编的《中华成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共收成语四万余条,其中有“不A不B”四字格成语50个(次序颠倒的不重复计算)。可见,“不A不B”四字格成语在现代汉语成语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A不B”四字格成语中A与B之间的语义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类义关系、离散关系、加合关系五种,各有不同的修辞作用。
  一、同义关系 
  同义关系是指A与B之间的意义相同或相近。这类关系的“不A不B”四字格成语有23个,占“不A不B”四字格成语总数的46%。
  (一)下住类型 
  1 等义关系 
  等义关系是指A与B之间的意义几乎完全相同,A与B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替代,它们是等义词或等义语素。
  等义关系的“不A不B”四字格成语有: 
  不哼不哈不矜不伐不愧不怍不伦不类 
  不明不白 不偏不倚不屈不挠不识不知 
  不言不语不因不由 不折不扣 不知不觉 
  这类成语语义上的特点,就是其中任何一个否定部分常常与整体部分的意义相同,即不A=不B=不AB=不A不B。例如: 
  不明=不白=不明白=不明不白 
  不言=不语=不言语=不言不语 
  但是,常见的形式是“不A不B”,而不是“不A”、“不B”或“不AB”,这大概是出于音节和谐的需要。例如: 
  (1)加富尔不屈不挠,得请于撒王,以一身尽 
  兼各部大臣之职,压舆论以行其志,直发二万五 
  千大兵出黑海。(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十二节) 
  (2)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茅盾《子夜·一》) 
  2 近义关系 
  近义关系是指A与B之间的意义比较接近但是有差别,A与B在一般情况下不能互相替代,它们是近义词或近义语索。
  近义关系的“不A不B”四字格成语有: 
  不瞅不睬 不逢不若 不慌不忙 不骄不躁 
  不稂不莠 不蔓不枝 不仁不义 不痛不痒 
  不闻不问 不依不饶 不性不求 
  这类成语语义上的特点,就是其中任何一个否定部分常常只是整体部分的意义的一部分,即不A+不B=不A不B。例如: 
  不闻+不问=不闻不问 
  不慌+不忙=不慌不忙 
  这类成语常见的形式也是“不A不B”。例如: 
  (3)只要同志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 
  (4)不过是“照这样”——撇下去,年深日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以算作 
  “通”。(鲁迅《二心集·做古人和做好人的秘诀》) 
  同义关系的“不A不B”四字格成语,A与B的位置有时可以互换。例如: 
  不痛不痒→不痒不痛 
  不闻不问→不问不闻 
  不知不觉→不觉不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