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7680字。苏教版高二语文周周练三 针对《史记选读》设题,针对性强,效果好
命题人:秦葆
一、(24分,每小题3分)
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秩序/旗帜 瘟疫/战役 着陆/着想
B.经营/均匀 河畔/叛逆 松柏/柏油
c.亩产/计谋 侥幸/矫健 关卡/卡壳
D.奴隶/战栗 奈何/按捺 呜咽/哽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风靡一时 门可落雀 痉挛 部署
B.推心置腹 各行其是 对弈 九州
c.出奇制胜 一枕黄粱 松弛 朗颂
D.一如既往 真知灼见 锻练 蛰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近两三年来,某市大型商场新增营业面积相当于过去十年所增营业面积的三倍,但前
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B.沿着岷江且行且看,既能感受都江堰鬼斧神工、动人心魄的伟大,又能领略沿江两岸
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体味别样的风土人情。
c.西昌是攀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攀西资源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不言
而喻,这里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D. 10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量达到11 48万人次,是最大接待量的2.3倍;游人摩肩
接踵,难以感受紫禁城的庄严气氛。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针松、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
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
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c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
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D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
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
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C.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D.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了。
6、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C.胜所以自附为婚姻 D.以公子为长者
7.下面四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B.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求人可使报秦者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 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共130篇,52万多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清代金圣叹评点《太史公自序》时说:“此篇,于《史记》为序,于太史公,便是自己的列传。”而作为序言,此篇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