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70个字。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题九年级语文(北师大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木nè( ) 云yì( ) xiāo( )鸟 qì( )约 玄鬓已pó( )
yín yín( )( )不止 xǐng( )鼻子 面面相qù( )
2.根据原文填空。(10分)
①. ,唯见江心秋月白。②.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 。
③.戎马关山北, 。 ④.八月湖水平, 。
⑤.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洗脸。 , ,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⑥.《琵琶行》中创造性运用延宕,使这两句成了千古名句,同化了不同读者的心理内涵,甚至成为独立的谚语、格言,该两句是 , 。
⑦.用静物,进一步烘托箜篌演奏美妙的句子是 , 。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趋之若( ) ( )枯拉朽 居心( )测 ( )不成军
4.课文重点内容把握。(8分)
①.新闻的特点及结构分别是什么?(4分)②.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李逵性格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一)(7分)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地,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大观”与上文“ ”一词照应;“多会于此”中的“此”
指代的是 。(2分)
2.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1分)
3.本文最后一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意思是 ;在文中作用是 。
4.根据你的感受,用流畅的语言写出句中加线字所表现的特有画面和情感。(2分)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二)(17分)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①语文的学习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就是背书。xiezuo.ed.topzj.cs NO:]D_S+A(|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了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据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间长于理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