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22张,容量合理,质朴实用,注重重点句子词语的鉴赏。附教案,约2150字。
30.诗 四 首
      教案整理:任军杰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两首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二、作者简介(复习):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名潜,字元亮
                    自称“五柳先生”
                     世称“靖节先生”
                     三仕三隐
                    “不为五斗米折腰”
           代表作品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最为出名。
三、朗读诗歌并说说诗歌的大意: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归。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四、思考分析
1、诗中哪一句体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诗人体现在诗中的感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说?
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3、诗中哪一句体现了全诗的主旨,点明了作者的志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五、归纳:
1、表现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