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10字。
九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梁镇源
九年级上册共七个单元,包括“抒情散文”、“小说”、“议论文”、“书信”和“戏剧文学”五个现代文单元和两个古诗文单元,还有两个附录。每个单元由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组成。本册中的大多文体此前已出现过,所选课文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更加丰富多彩,更具难度和深度。
根据本册课文的特点,现分四个板块来对本册知识进行梳理。
第一板块: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字词积累、语言运用、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等,这里我们仅就本册中附录的“修辞知识”说说。
附录的“修辞知识”包括了初中阶段应掌握的比喻、拟人、夸张、反复、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八种。我们要掌握这些修辞的构成条件和特点,能准确地分辨出句子中综合运用的修辞方法,还要能分析修辞方法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我们在使用和辨析修辞方法是,要注意分清:1、“借喻”和“借代”, 这两者有相似之处,即都有“借用”这个特点,本体都不出现,都是用甲事物代替乙事物。其实两者本质不同,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2、“比喻”和“拟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比喻词,如“小鸟像歌唱家”“小鸟成了歌唱家”“小鸟在歌唱”,前两个是比喻,后一个是拟人。3、 “排比”与“对偶”,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不仅要求表达两个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意思,而且要求上下两句(或短语)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4、“设问”与“反问”,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第二板块:阅读理解
第一单元
[课文全观察]
本单元以抒情散文组元,四篇课文,有的抒发了革命豪情,有的倾诉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有的则写出了对生命的哲理思考;表现手法上,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或直抒胸臆,或情理相生,呈现出多样化。
[聚焦重难点]
本单元教学重点在抒情散文的写法,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要把握住本体与象征体之间的联系。而这,也许恰恰是教学中的难点。如《白杨礼赞》一文,就是借白杨树来象征当年北方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和他们的斗争精神。
第二单元
[课文全观察]
本单元围绕小说组织教学,四篇小说,既有现代文学经典之作,又有当代文学优秀作品,还有日本著名作家的佳作,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生活,思想内涵丰富、深刻,艺术感染力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