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0张,本课件抓住作者情感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引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同时附教案一份,约1610字,可配套使用。
十二、草莓
tlyuwen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2、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是一颗秋天的草莓,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过程与方法
1、有学生来谈草莓的口味,然后引出草莓味道不同的原因是时间上的差异,从而把学生的思路引向课文。
2、引导学生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的感情,并有所启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的态度,培养珍惜生命的情感,养成不浪费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本文如何紧扣“变”的主题,层层深入地展开联想。
难点:体悟本文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一、联想导入 接近主题
1、同学们,大家都吃过草莓,让我们一起来谈谈草莓的口味如何?
明确:学生的描绘可能不够完善,教师可从草莓的形、色、香、味等方面予以引导
2、如果在不盛产草莓的季节吃到草莓和盛产的季节吃到感觉会一样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
明确:物以稀为贵;时间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一切都以时间、地点为转移,人们对同事事物的认识会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二、整体感知 领悟主旨
集体朗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参考:a.自然与社会都处在无时不在的“变”的过程中,“不变”是错觉,“变”是必然的。对青春易老,岁月易逝感伤悲叹。(表层)
b.通过展示人生四季的不同风景,写出时光赋予生命的不同色彩和形态。作者有对时光流逝。(深层)
三、细读文本 体味情感
1、作者感情变化是由何而产生的?
明确:一颗草莓,一颗晚熟的草莓
2、为什么一颗草莓能引发作者的联想?
明确:因为六月和九月的草莓是不同的,它的身上融合着“变”的因子,拥有六月的香甜芬芳,也拥有九月的成熟。
3、这颗草莓引发了作者的哪些联想?
明确:季节交替 六月:天暖、树绿、天蓝、人欢 (夏意正浓)
九月:天寒、树枯、天灰、秋的气息(秋意弥漫)
人生变化 青春期:如花似锦、韶华灿烂、激动不安、若明若暗
成年期:思虑成熟、从容不迫、经验丰富、理性信仰
4、作者联想到青春期到成年期的变化时,他是积极乐观的还是消极悲观的?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