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20字。
《南州六月荔枝丹》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下午好!
今天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拿》,现在就我对这篇议论文的教学设计理念及其教学过程设计给大家谈谈,稚嫩与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解读 《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是人教版中职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第一册第三单元首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是说明文单元。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如何抓住特征说明事物,使学生体会到只有抓住特征,才能有可能将事物说明白。那么《南州六月荔枝丹》作为说明文单元的起始课,它除了具有一般说明文的特点外,还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因此它是一篇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不言而喻,它对后面的说明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
二、解读学生: :我认为制约职专一年级学生学习本文的两点不利因素是: ①客观因素:学生普遍反映不喜欢上说明文课,认为说明文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文体。 ②主观因素:“荔枝”对江南一带的学生来说,已经太不新鲜了。
三、解读教学目标的设计: 根据单元教学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和本文的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文中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 B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法。C掌握课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
(2)能力目标 :① 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养成良好习惯。 ②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阅读说明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仔细地科学研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专业的感情。
四、解读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水平,确立本课时的重难点两点是: ①通过认真阅读,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②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和结构(也是难点)。
本文属科学小品,文章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讲析时不要面面俱到,要以学生的实际和大纲要求出发,有取有舍,突出重点。
五、教法设想: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渴望被人尊重和信任,我决定从学情出发,创设宽松的民主氛围,把学生摆在主动探求者的位置上,况且文章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更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和创新教育的精神,确定本节课教法为点拨法、自主与合作探究法和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