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11张。附有相关教案,约2950个字。相关素材在本站下载链接。
《渡荆门送别》教案
执教者:邵传祥
【教学目标】
1、朗读,体会诗人情感
2、品读,欣赏出峡美景
【教学重点】
1、体会诗人蓬勃的朝气和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2、欣赏出峡后的美景。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蓬勃的朝气和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 比较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播放歌曲《唐诗三百首》
1、激趣导入,话谈诗人李白。
一曲动听的儿歌,不仅让我们想起儿时背诵过的诗歌。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朝则更是一个诗歌鼎盛的时代,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这个时代,诗歌大放异彩,名家辈出,就曾产生了被人们誉为“李杜”的两位大诗人,他们是李白和杜甫,下面我们先来谈一谈李白。(学生交流)
2、走近李白,了解人生历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
李白少年时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游侠。他25岁出蜀离家,仗剑东游,谋求政治出路,足迹踏遍半个中国。42岁时,被唐玄宗召到京城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未得到重用,反而遭到权贵的诽谤,迫使他上书请还。44岁离开长安,再度漫游。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因参加李璘幕府而受牵连。晚年四处漂泊,生活困苦,62岁病死在安徽。
这节课,我们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渡荆门送别》。(板书课题)
3、朗读诗歌,感知全诗内容。
⑴这首诗是李白25岁出蜀离家,仗剑东游,谋求政治出路时所作,那么,这时的李白仗剑东游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指名回答)那么在朗读时就应该读出一种豪情、锐气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下面就请一位同学试着用这种情感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