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80字。
促织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
2、理清本文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品味人物描写细腻传神的语言。
3、通过了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理解本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以前朝“治世”殃民之事揭露“康熙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构思。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
2、理清本文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品味人物描写细腻传神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王安石《促织》:金屏翠幔与秋宜,得此年年醉不知;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絇丝? 
帷幔的质地也是丝的,都是耗费了劳动妇女无数心血的产物。可是富贵人家“得此”甚易,并且用来做为遮风挡寒的工具,那些醉生梦死的老爷们年复一年安于这种舒适的处境之中,完全感觉不到秋天寒冷的威胁。偏偏就在这个季节,无情的蟋蟀(即促织)却向贫家鸣叫不已,催促他们赶快劳动,却不想想穷苦人家多少门户连“一絇丝”也没有,让他们拿什么去织呢?“金屏翠幔”和“一绚丝”不仅是成品和原料的对比,而且是生活的豪奢与贫瘠的对比,是物质的珍贵与寒伧的对比,甚至在数量上也是悬殊的。 
二、介绍本文教学目标及本节课教学要点。 
三、检查预习。 
1、你所了解的蒲松龄 
作者蒲松龄生于明代末年,一生主要活动时间是在康熙年间。他本是一个有多方面文学才华的人,诗、文、俚曲都有作品传世。但他一生的遭遇却很不幸运,连个举人都没考上,做了近40年的清苦塾师。 
2、所知道的《聊斋志异》: 
为什么叫《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奇闻异事?因为通过这些离奇虚幻的故事,便于大胆地揭露社会多方面的黑暗现实,便于赞美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樊篱的精神,也便于抒发作者自己的满腔“孤愤”。至于艺术特色,则诚如鲁迅先生说的:“用传奇之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传奇,指唐代传奇小说)它代表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题材分类: 
3、课前预习作业 
(1)正音 
   迂讷 (nè)  裨益bì 爇香 ruò     翕辟xī 掭  tiàn      不啻chì   抢呼欲绝 qiāng惙然chuò    蹄躈 qiào      龁hé   觇视 chān   赉 
(2)一词多义 
岁:  1、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   
        2、岁征民间 
        3、成有子九岁。 
四、整体感知 
1、复述课文,列出结构提纲。 
起因:征虫 
开端:觅虫 
发展:求虫——得虫 
高潮:失虫——得虫——斗虫 
结局:献虫 
尾声:因虫得福 
2、据情节,可以看出文章始终围绕的一条主线是什么?围绕这条主线,情节具体有几次波折?这样安排有何妙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