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90字。
《大小猫洞》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9l一94页。《大小猫洞》是现代著名学者金克木的一篇文章。作者从流传的故事中挖掘了新的道理,其思路灵活,令人耳目一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论证方法。    . 
  2.学习作者敏锐的观察力。 
  3.学习本文作者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联想。 
  4.学会多方面搜集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本文中的故事,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用发散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其中的道理,同时展开小组讨论,看那个小组的说法更独特、更有新意。 
    2.通过一些思维训练来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习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仅仅从自身的角度而且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学习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方法。 
    2.尊重客观实际,全面考虑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积极培养人文主义的精神和理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学会尊重客观,全面考虑,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2.了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中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 
    4: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和理念。 
    ◆难点 
    1.学习多角度、全方位、辩证的思维方式。 
    2.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 
    ◆教学突破 
    1.结合文中的例子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道理;可以采用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丰富课堂的气氛,开发学生的思路。 
    2.学习本文论证层层推进,及结构严谨、娓娓道来、如话家常的行文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让学生分组进行课文预习,搜集牛顿、晏婴的有关资料,以便介绍给其他的同学;搜集一些现实生活中辩证的多角度思维的例子以丰富课堂的内容。 
    2.搜集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以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的思路。 
    ◆学生准备 
    分组进行课文预习,并思考作者究竟要告诉读者什么道理。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通过介绍牛顿,导入新课。    1.配合教师,进入新课学习。2.用讲故事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    2.开动脑筋,积极思考。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    3.积极展开讨论,学习思考问题的方 
    法。4.总结归纳,提高认识。    4.比较思维方式的不同。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