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1720个字。
《第一堂课》说课稿及教案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感受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美,主要是在写重大事件中,人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必要时坦然面对最大的牺牲。所以这个单元,叫做“慷慨正气”。
本单元这个主题下,大致有两个话题,一是在民族危亡时的爱国情感问题,一是面临死亡时坚守气节、坚持信仰的问题。都德的《最后一课》,《第一堂课》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分别代表了这两个话题。
“比较•探究”中老舍的《第一堂课》,与都德的《最后一课》,从内容到写法,似乎有很多相同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甚至相反之处,文章篇名为《第一堂课》和都德的《最后一课》,恰成对比。但是二者在根本上是相同的写法,都是写国家遭到侵略,国土被占领时,国民的痛苦心情。《最后一课》更多的是写学生的痛苦,而《第一堂课》则侧重写老师的痛苦。都德是从学生的眼光去看老师,而老舍的文章则是从老师的眼光看学生。但两篇文章同样表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感,同样的感人肺腑。
教学设想:
这是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的一个片段,这篇文章在塑造祁瑞宣老师的形象时,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更重要的是采用了心理描写。作者通过多种人物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是祁瑞宣老师虽说话不多,但形象感人。应此对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我放在了人物描写上,让学生通过分析文中出色的描写语言把握人物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体会此中蕴含的深刻爱国情感。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本节课的另一教学重点是《第一堂课》与《最后一堂课》的比较阅读。通过比较体会文学作品多样的表现风格。同时更深层次理解人物形象。也教给学生一种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