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590个字。
七年级上语文课内文言文精粹
5、童趣 
一、通假字:[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二、成语
明察秋毫  怡然自得  夏蚊成雷
三、重要翻译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夏天蚊子聚在一起像打雷一样,我私下把它们比作一群在空中飞舞的鹤,心里这样想,那么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真变成鹤了。我昂起头看着,脖子因此看得发僵了。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
3、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4、又留蚊于素帐中           又把蚊子留在未染色的帐子里。
5、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
6、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7、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四、整体把握
本文围绕“物外之趣”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当作“群鹤舞于空中”、“鹤唳云端”;二是将丛草、虫蚁、土砾分别当成树林、野兽、丘壑,神游其中;三是观虫时驱赶癞虾蟆。
首段先点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记事分述。作者以“物外之趣”统摄几件事,意在说明他年幼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五、阅读探究
1、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
本领: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习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收获:时有物外之趣。
2、“必细察其纹理”这句话中的“其”指代什么? 指代“藐小之物”  
3、体现全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物外之趣.
4、作者幼年“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若不用原文回答即为:目力过人,善于观察周围细小的事物,并且富于幻想。
5、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㈠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㈡ 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㈢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