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15张,制作精美,课堂容量大,重点突出。教案约2240字。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课题概述:
本课选自于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环境”。单元说明中强调“大自然是奇异美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和谐的自然组合,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我们应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呼声”,“谴责愚氓的恶行,慨叹智者的无奈”,从而“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
本文是季羡林先生于1992年写下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通过对北大燕园幽径中一棵古藤萝遭人无端砍伐的悲剧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美被扼杀的悲愤、对自然生命的关注以及对人生和民族悲剧的思考。学习本文,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先生伟大人格的基础上进而从先生身上学到如何反思历史、如何关心自然、如何营造真正的社会和谐,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看来,尤其显得意义深远。
教学思想:
《幽径悲剧》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所写一篇散文。其文章内涵丰富而深邃;其文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又雅致;其情渗透字里行间,沉痛不失其含蓄。文中古藤萝的悲剧,是整个幽径的悲剧,是燕园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更是人性的悲剧。所以说《幽径悲剧》是一篇极佳的阅读教学的文本。本着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其品德修养”,“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论指导,设计此课。为达到以上标准要求,可选用创设情境,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明确为主的教学方式。
A、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独特感受和理解
B、以问题贯穿课文内容的把握,以探究深入课文主题的理解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季羡林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对自然生命的关注
2、 掌握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3、 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并在欣赏的基础上学会思考
㈡过程与方法
1、 了解如何运用现代媒体搜集相关资源的方法
2、 掌握赏析散文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能结合背景和实际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幽径悲剧中所蕴涵的作者对人性、人生悲剧的深层思考
2、 结合新时代背景,知道如何避免悲剧的重演
学生分析:
1、学生比较容易欣赏到藤萝的美,但可能不太了解作者为什么特别关注藤萝的命运,因此有必要穿插相关的文革背景,让学生了解藤萝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给作者带来的心灵安慰
2、由于人生阅历的限制,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悲剧的深层含义,故而有必要加以适当的引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包括视频、音乐、图片等)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了解作者
⑴观看视频资料《200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季羡林》,说说其中让你最感动的地方。
(设计说明:①生动的视频资料能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②生动的视频资料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季先生的伟大人格③通过视频的观看培养学生的筛选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