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0张。附带《高山仰止》教学设计 <高山仰止>转发而来,公开课使用,有教案和课件
苍南中学 周甲津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的高山之德:学高爱深。
2、感受叠句的口语化特点及其强烈抒情效果。
3、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及成语,并背诵重要章句。
【重点难点】
1、重点:体味夫子之爱的深沉。
2、难点:引导抓住关键词句和具体细节体味夫子之爱。
【教学方法】
1、诵读讨论:通过诵读感知语言,由探究词句内涵入手引发讨论,力求不离文本。
2、比较体味:采用删改比较法或者引用互补法,深入体味关键词句或形象的人文内涵。
3、分类学习:分类研读相关内容,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并实现长文短教。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高山仰止》。
和前面学过的篇章不同,这是孔子和他的学生自己的世界。这里有哪些学生?
(学生发言)
学生有七:闵子骞、子路、冉有、子贡、颜渊、伯牛、子游。
这几个人不同凡响,是孔门十哲中的七个。孔子弟子三千,有名的七十二人,在这七十二个人中,有十个最优秀,人称孔门十哲。都是谁呢?请看——
屏显资料之一:孔门十哲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
这十个人,每个都有特长。以德行著称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能言善辩,精于外交活动的有宰我、子贡;善于治理政务的有冉有、季路;精于礼仪制度的有子游、子夏。
《高山仰止》可以算得上孔门精英的大聚会了。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走进他们的世界。
学生齐读或开火车朗读(或跟读)。(如两至三课时完成,则可在此间略讲字词句)
二、研读文本
在这个世界里,孔子最活跃,他出现在各种场合,即使不直接出场,也会在别人的口中,特别是在他学生的心目中出现。今天,我们就以他和学生的关系为切入点,来感受他的不朽魅力。
可以围绕这样两个问题展开思考和交流:(屏显问题)
1、孔子怎样对待他的学生?
2、学生又怎么对待孔子?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根据师生关系将人物作如下分组:(屏显人物)
孔子和颜渊(11.9、11.10、9.11)
孔子和子贡(19.23、19.24)
孔子和子路(11.13、7.11、11.15、5.7、6.28)
孔子和伯牛、子游、乡党小子(6.10、17.4、5.22)
大家可以凭自己的兴趣挑一组研读,可以同学协作,也可以独立完成。要求做到:(屏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