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30字。《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学习母亲身上勤俭朴实、吃苦耐劳、倔强、待人热情等优秀品质,走进一位伟大的母亲,感悟亲情。
2.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愧疚及怀念之情,反观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学习记叙文中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表达情感的方式。
4.       品味文中朴素自然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母亲对“我”进行了什么样的“生命教育”?
2、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母爱,珍惜亲情,并学会善待父母。
3、学习掌握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媒体: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播放歌曲:阎维文《母亲》,同时用powerpoint投影出几幅表现母子情的图片。
2、(小活动)暖暖亲情中,你我“话”母亲。
老师:纪伯伦曾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让我们静静地回忆一分钟后,用最甜美的字眼表达出你对母爱的感受。
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与同桌交流,之后请三四位同学在班上交流。
3、老师:悠悠母爱,难以尽言,让我们保留这份感动和温暖。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共同走进作家老舍的《我的母亲》,思考:这又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呢?她对“我”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而“我”对母亲有着什么样的情感呢?
(二)   立足文本,品读人物:
1、整体感知,走近母亲:
(1)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她的身上表现出什么样的品质特征?
小组探讨,教师引导。
明确:
① 勤劳,认真,热爱生活。
② 热情好客。
③ 乐于助人、不怕吃亏。
④ 软中有硬、善良而坚强的性格。
⑤ 对子女感情深厚而内敛。
    (2)“我”对母亲心存感激,那么,母亲给了“我”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 
小组探讨,教师引导。
明确:母亲对“我”进行的是“生命教育”,在性格、习惯、为人处世等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母亲的勤俭诚实、乐于助人、热情好客、软而硬的性格等深深地影响着“我”,正如文末写道:“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我的。”
2、品读文本,懂得母亲。
请找出课文中让你感动的细节,并有感情地朗读,谈谈你的感悟。
小组内朗读、交流感悟;之后请三四位同学代表谈谈个人理解。教师引导。
明确:①“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母亲的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不可磨灭的记忆,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母亲的手,通过这些细节来表现母亲热爱劳动,勤劳能干,不怕吃苦的优良品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