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200字。哈师大附中
东北师大附中 
辽宁省实验中学
2008年实验班与复习班摸底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纤绳  掀起  仙山琼楼  翩跹起舞     B.剿除  姣好  脚踏实地  矫枉过正
C.推诿  猥琐  娓娓动听  委曲求全     D.颤栗  忏悔  胁肩谄笑  馋涎欲滴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①他很快地从慌唐中走出来,并没有沉湎其中。
②刻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确实可佳,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③可怕的欺诈,金钱至上,使他倍感社会主义的人与人关系的弥足珍贵。
④对于富商巨贾来说,这区区数百元简直是微忽其微,不足挂齿。
⑤不徇私情、仗义执言的品质尤其可贵。
⑥阿Q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顾,待到看见四两烛,却又倒头睡去了。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②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城市学校应主动和乡镇学校结对子,鼎力相助薄弱学校。
B.私立学校虽然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公办学校学习,可以在亦步亦趋的基础上,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
C.印度尼西亚在这次大海啸中,损失惨重,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几个月来,印尼政府苦心孤诣,终于使形势略有好转。
D.研究生导师配备互选,既加深了导师和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避免了“乱点鸳鸯谱”,又极大地激发了研究生导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们普遍担心,迟早要出现的克隆人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数百万年的两性生殖方式,使人类在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遭遇巨大挑战。
B.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集市秩序是当务之急。
C.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D.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成败的关键。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东突”——历史与现实
     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批民族分裂分子想通过暴力恐怖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也称“东土耳其斯坦”),我们称之为“东突”恐怖分子。
突厥是历史上的一个游牧民族,曾在中亚一带建立了东、西两个突厥汗国。8世纪中叶,东、西两个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之中。西突厥的两个部落迁到小亚细亚半岛定居,他们的后代建立了辉煌一时的奥特曼伊斯兰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11世纪以后,有的史籍上提到的“突厥”已不限定于原先的突厥人,而是对一切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诸民族的共称。与这一概念相关的“突厥斯坦”是一个地名,在锡尔河边,原来是泛指中亚古突厥人的发祥地。19世纪末有人主张把生活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的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组成一个统一的“突厥帝国”,进而有的人把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以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19世纪中期,阿富汗人哲马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