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7930个字。
东阳市六石中心2008年初中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命题人:东阳市六石初中·卢美福
说明:
1.全卷共四大题,27小题,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分5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用蓝、黑颜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姓名、学号。
一、语文知识的积累及运用。(28分,另有附加题4分)
1.按拼音在下面文中括号里写出汉字。(4分)
雨的交响乐,时而轻róu(▲ )如清晨露珠滴落;时而恢hóng(▲ )似傍晚浪潮涌动。我爱雨!不管是细密委wǎn( ▲ )的春雨、迅疾磅bó( )的夏雨,还是诗意盈盈的秋雨、寒冷凄清的冬雨,都可以激起我心头浅浅的喜悦。(选自《雨的乐章》)
2.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 ▲ ▲ 。(晏殊《浣溪沙》)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 ▲ ▲ 。(清·赵翼《论诗》)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 ▲ 。(北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④. 出淤泥而不染 , ▲ ▲ 。(北宋·周敦颐《爱莲说》)
⑤.辛弃疾在《破阵子》中直接表达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壮志的词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 , ▲ ▲ ”。
⑥.欧阳修笔下的“ ▲ ▲ , ▲ ▲ ”写出了琅琊山春夏两季山林之秀美。
附加题。(4分,得分计入总分)
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登鹳雀楼》中一句⑴“ ▲ ▲ , ▲ ▲ ”,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一句⑵ “ ▲ ▲ , ▲ ▲ ”,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一句,⑶“ ▲ ▲ , ▲ ▲ ”道出了多少仁人志士追求光明境界的气魄和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一句,⑷“ ▲ ▲ , ▲ ▲ ”则唱出了心系苍生的政治抱负,令人钦仰。
3. 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因口误说出了一副很不工整的对联。
上联:和睦 和美 和顺 和谐 户户和谐迎新春
下联:兴业 兴财 兴国 兴家 人人高兴迎新春
请你对上联中加横线的部分进行修改,不仅保持“和”的主题,而且力求使之与下联成为一副工整的对联。(3分)
上联: ▲ ▲
4.细读下面的这则消息,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15字以内的标题。(3分)
据新华社西昌10月24日电“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正在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
18时29分,嫦娥一号离开托举她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开始了100多万公里的奔月之旅。
未来两周内,卫星将经过4次变轨、2-3次近月制动,最终建立起距月球200公里的环月轨道,对月球开展科学探测。
5.某校九年级(8)班同学在阅读了《水浒传》后,对李逵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3分)
正方: ▲ ▲
反方:我方认为,李逵性情粗野暴躁,出言不逊无礼,明知招安是一条死路,却被义字所困终成酒下鬼,是一个有勇无谋的粗俗之人,算不上英雄好汉。
6.综合性学习。(8分)
中国戏曲是一个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的艺术大千世界。中国戏曲源远流长,人民喜闻乐见。而我们家乡的婺剧就是“戏曲大舞台”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某校九年级(5)班开展了一次家乡戏曲知多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有以下问题需要你解决,请按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①.搜集资料:请你列举搜集到的两个婺剧的剧目。(2分)
②.婺剧是我市历代人民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戏台两边的对联也各有特色。这是某戏台的三幅对联,请你任选一幅接出下联。(3分)
A.舞台小天地, ▲ ▲ 。 B.曲精艺美游五湖, ▲ ▲
C.有声有色图画, ▲ ▲ 。
③.婺剧是我市历代人民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但在文艺活动丰富的今天,作为我市传统文化的婺剧也受到了冲击。请你就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向有关部门提几点建议。(不少于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