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90字。
《秋词》说课稿
(内蒙古 巴林左旗教研室丁学东)
  教学目标: 
  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3、背诵默写全诗。 
  重点及难点: 
  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想: 
  一、导入: 
  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 作者、作品介绍:(请同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所熟知。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三、研习课文 
  1、指名试读课文,教师指点:朗读时,要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学生再读。  
  2、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提出质疑。  
  3、学生质疑,扫清词语障碍。  
  春朝(zhāo):春日,春天,与“秋日”相对应。  
  引:引发。  
  4、精析鉴赏。  
  刘禹锡《秋词》原有二首,这是其中一首。这首七言绝句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第二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页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让学生思考: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创了“悲秋”之先河。接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