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860字。高  一  期  末  考  试
2008.1.20
语  文 深圳市南山区2007——2008学年度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
1.全卷满分150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本试卷第一部分1—4小题、9—10小题、17小题在答题卡的相应序号上填涂答案,其余各题回答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在试题1—8页上作答的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好自己的考号、姓名,并认真涂填好自己的考号及考试科目;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填写好自己的学校、考号及姓名。
4.考试结束,监考员只将答题卷和答题卡收回。
第一部分 基础积累(30分)
一、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场(chǎng)所  逮(dài)捕   敛裾(jū)     疾风劲(jìng)草   人才济济(jǐ)
   B. 应(yìng)届   贿赂(lù)    飒(shà)爽英姿  挥斥方遒(qiú)  乳臭(xiù)未干
   C. 功绩(jì)     侘傺(chì)星宿(sù)       揆情度(duó)理    虚与委蛇(shè)
   D. 谈吐(tù)     阖(hè)死    麇(qún)集      短小精悍(hàn)    大腹便便(biàn)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首屈一指    毛骨耸然    义愤填膺    劳动锻练   相形见拙
   B.励行节约    一枕黄梁    妄费心机    通宵达旦   草管人命
   C.堰苗助长    结局园满    不可思议    一劳永逸   沧海一粟
   D. 记忆犹新    乔妆打扮    顷刻之间    罄竹难书   汗流浃背
3. 在下句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_________,委婉,使我们一面产生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_________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②今天的一晚,且默了_________的言说,且舒了_________的情怀,暂且学着,姑且    学着我们平时认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语。
A. 安静    憧憬    侃侃    恻隐    
B.安静    向往    滔滔    隐秘
C.恬静    憧憬    滔滔    恻恻
D. 恬静    神往    夸夸    隐隐
4.从文后的选项中,选出最适合的一项作为该语段的结尾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____________。
A.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D.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5.默写 (18分)补写出下列诗词及古文中空缺的部分。
(1)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3) 久在樊笼里,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曹操《短歌行》)
(5) 客曰:“月明星稀,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苏轼《赤壁赋》) 
(6)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苏轼《赤壁赋》)
(7) 民生各有所乐兮,                               。    (屈原《离骚》)
(8)                 ,言笑宴宴。               ,不思其反。(《诗经·氓》)
(9)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0)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1)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徐志摩《再别康桥》)  
(1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13)             ,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第二部分  阅读鉴赏 (46分)
二、古诗阅读鉴赏 (10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 别严士元①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①此诗约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春,时刘长卿在长洲县(今江苏苏州)尉任.
②苏州城,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
6.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分)  7.本诗颔联一向被认为是刻划细腻的写景诗,清人方东树称为“卓然名句,千载不朽”(《昭昧詹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理由。(5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