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240字。湖北省黄石市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黄石三中 胡平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揆(kuí)度 纤(xiān)纤素手 哺( bǔ )育 畏葸(xǐ)不前
B、羁(jī)绊 载(zài)笑载言 窈(yǎo)窕 长歌当(dàng)哭
C、踟(chí)蹰 气息奄奄(yān) 愆(qiān)期 横槊(sù)赋诗
D、垝垣(yuán) 含情脉脉(mò) 渐(jiān)染 羽扇纶(guān)巾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陨石 殒命 鸠占鹊巢 饮鸩止渴 B、磬石 青衿 蹩进 杯盘狼籍
C、厄运 恶梦 抒难解忧 自出机杼 D、城廓 伶俜 寒喧 舞榭歌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B、如果我们能身临其境地为一线的高中语文老师想一想,也许就会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和关爱。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D、纪晓岚以为小说都得是纪实,不能“装点”,因而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多虚构很不以为然。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B、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C、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D、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305首民间歌谣,南宋时期才被列为儒家经典,其中“风”代表了《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
B、《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加上“兮”字,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C、《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被钟嵘誉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作品是创作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
二、(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
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 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