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590字,介绍实用类文体之访谈类阅读的做法,探究从理论到实践的规律,作品已经在《满分阅读》2008年第二期发表。
  怎样做好访谈阅读题?
  Eyelight  Yxk
  Chongqing no.1 middle school
  2007年的高考早已尘埃落定,可是全国十八套试题的异彩纷呈却给了我们很多语文未来发展方向的启示,尤其是广东省的高考试题中出现了在现代文阅读中选做“实用类文本”题目的考查方式。选做题的考试内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类文本阅读各设3道小题。题型为非选择题:考生选做其中一类,完成同一阅读文本中的3道小题,分值约占总分的10%。 “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这至少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方向。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注重的是汉语的工具性,而从初中开始语文开始逐渐转为文学性的情感熏陶,到高中教学中,更是明显地感觉到语文中文学性文本中课堂中的重要地位,而工具性这一语言的基本功能却被淡化了。毕竟,我们的许多同学在人生旅途中,文学只是生活中的一抹亮色,一片新绿,真正的语文的工具性功能或许才是更多同学所需要的。而现在,广东省的这一改革将文学类和实用类放到了完全平等的地位上来,不能不说是语文改革回归本真的一个开始。
  但是,面对长期以来远离了实用目的的语文教学,学生甚至不知何为“实用文本”,更遑论面对这类题型的考查。如何去应对这个新题型,也成了全国各地考生应对2008年高考的主要难点。而访谈阅读题型在2003年的上海高考试题中露头之后,2007年才在广东省高考试题中再次出现,面对如此陌生的题型,我们      应该如何应对呢?
  访谈离我们有多近?
  如果说远一点,诸子百家纵横捭阖的春秋战国时代早已是访谈对话控制着中国历史的进程,那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不就是一部洋洋洒洒的访谈经典语录吗?东周以降,中央集权消弭了民声,封建王朝留下的只是统治者的声音。
  而今,社会的进步让老百姓的语言和思想再一次凸显出来,电视媒体上各类访谈类节目层出不穷。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对话”“心理访谈”类节目影响巨大,各地方台的访谈类节目更是层出不穷。
  而今,各高校力度日益加大的自主招生的面试这一环节,不就活脱脱地是一次关于人生的访谈吗?在大学生从高校毕业,面对严肃的用人单位的考官时,岂不是又一次的人生访谈?
  其实,访谈并不神秘,它无处不在,这就是实用类文体的主要特征——实用。
  2007年安徽省高考试题中的语言表达题中就有关于访谈的题目:
  某电视台邀请几位专家就一些产业部门的垄断问题进行讨论。请根据专家的回答推断并概括主持人的提问语(不超过15个字)。(4分)
  主持人:                                                         
  专家A:光引导消费者是不够的,只有以法律为武器,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反垄断的目的。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快反垄断法律法规的制定。
  专家B:前一段时间,我在美国住了一年,对他们的反垄断法有了更多了解,反垄断法对维护美国市场经济秩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欧盟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借鉴他们的经验。
  (答案:怎样制止一些产业部门的垄断或:为什么要制定反垄断法)
  只不过,安徽省的这道高考题还不是阅读类题型,而今天我们要谈论的实用文本类阅读中的访谈阅读要求大家有相应的访谈知识架构和解题思维,以应对《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