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题,约6530字。育新学校2007-2008学年高三语文寒假冲刺练习之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每小题3分)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①年最少,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①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 “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 ②窣地,拂地;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
(1)“嫩色宜相照”一句在词中有多方面的作用,请作简要赏析。
(2)综观全词,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                                                                                
(2)请就《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这首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4分) 3.阅读下面一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谢亭①送别
许浑
劳歌②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谢亭:又叫谢公亭,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②劳歌:送别之歌。
   (1)“水急流”虽是写景,但与诗中送别之情密切相关,呼应了上一句的“             ”,也开启了下一句的“                 ”。(2分)
   (2)诗中二、四句都描写了自然景物,请选其中一句赏析与景的关系。(4分)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长门怨(其二) 李白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1)诗中的“愁”具体指什么?简要分析“长愁”二字在本诗前两句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2)古人评价此诗“独照”二字“无理而妙”,试作具体说明。(2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 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清明的哪两种景象?请简要分析。(4分) 
         (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6.阅读下面二首唐诗,完成相应试题。(4分)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①。
[注]①徂:消逝,流逝。
(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 
  (2)诗歌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